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 28日上午,中國教師博物館規劃展暨首批文物展在曲阜師范大學開展。一千余件教育文化珍品匯集孔子故里,為廣大觀覽者奉獻了一場承載著歷史厚度、人文深度、時代溫度的精神盛宴。

  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生動圖片,一組組名師雕塑,講述著中國教師的故事,呈現著中國教育的變遷,彰顯著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

  本次首批文物展的展品主要包括校內外捐贈、海內外征集的文物、史料、檔案、實物等,突出教師主體、凸顯教師文化特色。

  正物以明史,透物而見人。莊重的展廳中,孔府孔子行教像、清代《孔子圣跡圖》、善本《論語》、“子在川上”雕塑等展品,輝映著“至圣先師”孔子的仁師風采與教育思想。唐代的文宣公府藏古琴、明代的狀元卷原卷真跡、清代《新訂蒙學課本》、民國時期的教鞭和算盤、建國后不同時期的教材教具與教師資格證……一系列文物與史料,勾勒著教育發展的源遠流長、變遷演進。魯迅先生的任教聘書、陶行知先生的印章和信札、葉圣陶先生的手稿墨跡、“時代楷模”黃大年教授的工作手稿與曾用儀器、“紅色理論家”鄭德榮教授的記錄本與代表作……一份份實物與圖文,彰顯著名師大家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據介紹,中國教師博物館總體布局為“三區一堂一館一院”。主題區以“歷史”為主線,布設教師之祖、教師之史、教師之道、教師之器等六大展區。專題區以“時代”為命題,常設兩大展廳,分別呈現中國教師走向海外歷史及孔子學院全球教師風采、田家炳先生捐資助學奉獻教育之善行義舉。臨展區以“特色”為要求,用于舉辦巡回展覽、主題展覽。“名師堂”采用“一名師一展廳,一展廳一精神”的形式,立體呈現古今中外名師風范。“群像館”聚焦“樸素的面孔、身邊的感動、師德的典范”,呈現“四有”好老師的時代群像。“研修院”包含檔案收藏、文化體驗、教育培訓三個功能區,打造教師文化研究與國際傳播的高端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