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12月8日訊 為了有效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問題,實現大病就醫不出縣,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關于貫徹國辦發〔2015〕70號文件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山東將綜合運用醫療、醫保、醫藥、價格等手段,建立轉診通道,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意見》提出了具體目標任務的“時間表”,今年,山東選擇濰坊、東營、威海等城市,以及部分縣(市、區)開展試點(后附名單),選擇至少30種慢性病、常見病作為突破口推進。預計2016年,擴大分級診療開展的區域和病種數,縣(市、區)實現全覆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2017年,基本建成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和體制機制,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70%以上。計劃到2020年,山東將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實際的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施分級診療。
今后,山東將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推進標準化建設。對于尚未達標的,可在中央預算內投資建設項目中優先被安排。山東將進一步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從崗位設置方面向全科醫生傾斜。計劃到2017年,每萬名城市居民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擁有1名以上全科醫生,城市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率不低于30%。
在醫保方面,山東將重點保障大病和較大疾病,適度控制一般性疾病補償費用,滿足群眾基本醫療需求。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5%以上和70%左右,逐步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之間的差距。計劃到2016年,力爭縣級以上公立醫院30%以上的出院病例實行按病種付費。到2017年,全面實施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的復合付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