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還得再等等 但已實現省內異地辦理

  我國居民身份證將實現異地換證、補證、掛失,公安部給出明確時間表。日前,公安部印發《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將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

  12日,記者了解到我省并沒有進入公安部此次全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試點,但是從2015年就已經實現省內居民身份證異地辦理。

  關于意見出臺的原因,公安部副部長黃明日前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流動人口數量不斷增多,長期外出工作、學習、生活的群眾回戶籍地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不僅耗時耗力,也帶來諸多不便。此外,黃明指出,居民身份證掛失缺乏渠道,丟失、被盜的居民身份證容易被他人冒用,因此需要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制度。

  全面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制度,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公安部已確定了實施“三項制度”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總的考慮是分“三步走”:從今年7月開始到明年6月,天津與河南、江蘇與安徽、浙江與江西、重慶與四川、湖北與湖南10省市開展異地受理一對一試點;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在全國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市)逐步開展異地受理。2017年7月,將在全國各地全面實施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工作。

  我省雖然沒有進入此次全國試點,但是從2015年起我省全面實現居民身份證異地辦理。2014年初,山東省公安廳在濟南、萊蕪等地開展了跨市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試行工作,解決了指紋采集、審核審批、信息流轉等層面的難題,為全面推進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工作奠定了基礎。

  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適用具有山東省常住人口戶籍身份,長期在省內異地居住或務工因身份證件丟失、損壞需要補辦、換領新的居民身份證的人員。辦證時需提交申請人的戶口簿或居住所在地公安機關頒發的居住證。受理地公安派出所為申請人采集照片和指紋信息,不增加額外費用。對申請人提供材料與人口信息不一致的,不予受理。領取身份證時,一般到受理地派出所領取。對群眾急需用證自愿選擇通過郵政特快專遞郵寄證件的,也可以選擇速遞直接郵寄給本人,郵遞部門按規定收取投遞費,公安機關不另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