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進城上學的,都不會留在農村”

  9月1日,記者在章丘市垛莊鎮官營小學了解到,學校一至六年級,總共有80名學生,每個年級平均15人。校長張學同說,今年一年級招生,摸底的時候有13人表示要來,結果真開學的時候,只來了10名。其余的3名學生,都隨父母進城上學了。

 

  部分基層學校教師認為,農村和城市的教學質量差距仍然較大,這是農村學生流失的重要原因。菏澤市牡丹區一所農村中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學校音樂、體育、美術老師缺乏,很多都是由其他教師兼任,“音樂課多數時候只能用錄音機放磁帶給孩子們聽”,教學質量很難保證。

 

  正是在這種城鄉差距明顯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有能力的家長為了子女教育進城居住。德州市禹城市學生家長劉志秋說:“農民對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凡是有辦法進城上學的,都不會留在農村。”為了將來能讓兒子進城上學,他已經在城里買了房子。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4》顯示,近年來農村學齡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速度加快,流動人口6歲-15歲子女隨同父母流動的比例2013年達到62.5%,比2011年上升了5.2個百分點。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認為,從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這些特點可以看出,我國將面臨更加快速的農村教育人口向城鎮教育人口轉移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