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3月19日訊(記者 李兆輝)19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新文介紹了山東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相關情況。據介紹,山東國企改革發展與經濟新常態的要求還不匹配,機構臃腫、機制僵化、效率低下等“大企業病”比較嚴重,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經營風險不斷加大。為此,山東9個月內連出國企改革文件,“1+5”山東國企改革方案成型。其中,劃轉省屬國有企業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省社保基金,屬山東首創。
國企“大企業病”嚴重 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省市兩級國資監管機構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678億元,同比增長6.02%;實現利潤523億元,同比增長44.48%;資產總額達到25821億元,同比增長13.49%。其中,省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609億元,同比增長5.91%;實現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96.86%;資產總額達到13486億元,同比增長11.31%。省管金融投資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利潤分別增長27.28%、24.14%。
今年1-2月份,省市兩級國資監管機構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81億元,同比下降4.2%;實現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6.15%;截至2月末,省市兩級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6609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省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64億元,同比下降4.78%;實現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23.14%;資產總額達到13468億元,同比增長10.04%。
但國企改革發展與經濟新常態的要求還不匹配,張新文坦言,主要表現出五個不適應:一是思想觀念不適應。傳統思維方式仍然根深蒂固,對市場經濟的理解和把握不夠,資本價值創造意識不強,省管企業創造的利潤與資產、收入規模很不匹配。有的企業危機意識不強,“等、靠、要”思想嚴重。二是發展方式不適應。仍習慣于鋪攤子、上項目,依靠資源能源高消耗發展,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價格競爭,差異化發展優勢不明顯。三是創新能力不適應。多數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基于技術進步、產品升級、品牌溢價和商業模式變革的新優勢尚未形成。四是經營策略不適應。融資渠道多元化進展遲緩,主要靠向銀行借貸維持發展,多渠道資本化融資不足,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經營風險不斷加大。五是管控能力不適應。機構臃腫、機制僵化、效率低下等“大企業病”比較嚴重。資源配置能力不強,協同發展效果不佳。超計劃、超預算、超工期投資仍然存在,有的項目陷入投產即虧損的窘境。
9個月內山東連出國企改革文件 省長逐字修改
在此背景下,為著力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去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明確了深化國企改革、完善國資體制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提出了改革的方向、重點和政策措施。
張新文說,今年1月15日至2月中旬,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很多內容親自起草,對文稿逐字逐句修改。2月12日,印送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省編辦、發展改革委、經信委、監察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審計廳、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府研究室、省社保基金理事會等單位會簽,征求多方意見。2月12日下午,山東省副省長于曉明主持召開部分省管企業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征求意見。根據征求的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形成《實施意見》配套文件送審稿。2月15日上午,山東省省委書記姜異康、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專門參加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并研究通過了文件。3月6日,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名義頒布實施。
據了解,今年2月15日,山東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幾項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以及《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省管企業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省管企業審計監督工作的意見》、《省管企業財務等重大信息公開暫行規定》、《省管企業領導人員實行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及報告說明制度的暫行辦法》5個配套文件(以下簡稱“1+5”文件)。
全國首創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省社保基金
“《實施意見》及5個配套文件,確定了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目標和工作任務,明確了山東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攻堅破難的主要路徑和措施。”張新文說,其中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省社保基金是山東首創。
張新文介紹,劃轉省屬國有企業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省社保基金,即將30%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到省社保基金理事會,這是省委省政府落實國企全民所有制屬性的一項重要舉措,體現了國企發展歸根到底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是我省首創,目前,全國僅我省這么做。30%省管國有資本劃轉到社保基金理事會之后,成為社保資金的一部分,受益的是山東省所有的父老鄉親;另一方面,省國資委和社保基金理事會分別作為出資人,對省管國有資本進行管理,形成股權多元化的局面,也將推動省管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省管企業的利潤將按照持股比例進行分配,這也有助于社保基金實現增值,提高社會保障能力。
張新文接著說,山東去年成立了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并制訂了《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方案》,根據《方案》,山東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省社會保障基金工作,將按照一次劃轉、分步到位、逐戶完善的原則操作實施。劃轉范圍為:省屬國有企業,包括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管理的企業。
對于劃轉的步驟,張新文做了詳細介紹。第一,將劃轉范圍內的國有資本一次性轉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待省社保基金理事會登記成為適格法人后,省政府將劃轉范圍內的國有資本一次性轉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第二,分步辦理劃轉相關手續。根據省屬企業改制情況、省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工作進展,分步辦理劃轉手續。首先對已按照《公司法》設立的省屬企業,由省國資委等單位依據經中介機構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向省政府提出申請并按批復辦理劃轉手續。其次,省國資委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加快推進全民所有制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建,并及時將30%的國有資本劃轉省社保基金理事會。第三,逐戶完善相關手續。按照成熟一戶、完善一戶的要求,對完成劃轉的企業,省國資委、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及相關部門研究修訂劃轉企業公司章程,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辦理國有資產產權和工商變更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