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春節臨近,水果開始熱銷。濟南堤口果品批發市場是濟南市區最大的“水果籃”,泉城市民消費的超過九成的水果來自這里。統計數據顯示,國產水果最受市民歡迎的前5名是西瓜、蘋果、蜜橘、葡萄、甜瓜。今年,濟南市民吃了5.97萬噸西瓜,按照一年365天計算,平均每天吃164噸,按照濟南城鎮600萬戶籍人口來說,相當于每人每天至少吃了半兩西瓜,是一年中最為暢銷的水果。
西瓜榮登最受市民喜愛水果榜首
市民劉女士做過一家五口的水果開 銷記錄,得出的結論是不下萬元。“我們家人多,水果是餐后必備,幾乎天天都要吃,隔天就得買。”她說,夏天西瓜是必備,每天一個西瓜就要一二十元,葡萄也差不多這個錢。秋季水果更多,冬棗、蜜橘、石榴等等,每天也要一二十元。
“我們家西瓜吃得最多,有時候一個人一次能吃一個三四斤的西瓜。”市民常女士說,西瓜差不多貫穿了整個春夏秋三季,冬天也能買到。“現在每天都會吃一個蘋果,還會摻雜別的水果吃。”她最喜歡吃榴蓮,但不是每個季節都有。
濟南堤口果品批發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水果銷售中西瓜以5.97萬噸的銷量榮登榜首,分別來自山東、遼寧、海南和緬甸。排名第二的是蘋果,銷量達到4.56萬噸,多產自山東和陜西。再次是蜜橘以2.54萬噸的銷量排名第三,產地以云南、廣西、湖北和浙江為主。第四名是市民常見的葡萄,第五名令人意外地被甜瓜奪得。
蘋果受災減產 身價提高銷量受限
“感覺今年蘋果特別貴,隨便買三四個就要一二十元。”25日,正在經四路一家大型超市購買水果的市民趙女士說。記者在超市的水果區看到,精品山東富士9.98元/斤、精品嘎啦蘋果6.98元/斤,圣誕節蘋果則賣到每個9.9元—14.9元。超市工作人員說,不少市民問問價格就不買了,購買的多是年輕男女。
蘋果批發商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的蘋果主要來自山東和陜西,根據蘋果大小和產地的不同,批發價約在6元到8元之間,與往年相比差不多翻了一番。“今年蘋果遇到小年,減產現象凸顯,因此價格有所上漲。”她說。
在蘋果、梨、香蕉等大眾水果價格陸續上漲的同時,蜜橘成為如今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低價水果之一。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橘子主要來自云南、廣西、湖北和浙江四大橘子產地,浙江蜜橘銷售最火爆,均價在2元/斤左右。來自廣西的砂糖橘緊隨其后,個頭僅為蜜橘的二分之一,但價格卻是蜜橘的兩倍。此外,小巧玲瓏的小金橘也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價格為5元/公斤,也是售價最貴的橘子。
進口水果平民價 市民越來越愛吃
水果達人孫菲菲說,她每天晚餐都用水果替代,原來很多舍不得吃的進口水果,今年一下子吃了個夠本。“智利的藍莓和車厘子、馬來西亞的榴蓮、美國的黑加侖、越南的火龍果、菲律賓的香蕉……進口水果身價逐年走低。”她說,最近兩年,尤其是今年,進口水果身價已不再高不可攀,感覺在走親民路線。
“藍莓大量上市時,根據大小不同,每箱60元—110元不等,12元一小盒(125克)。”濟南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曾經貴為“水果皇后”的藍莓今年賣出“白菜價”,銷售價格幾乎為去年一半。“藍莓種植面積迅速擴大,供過于求是主要原因。”她說。
主營各類進口及國產精品水果的濟南天發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崔元蛟告訴記者,今年榴蓮價格“大跳水”,最低的時候跌破9.9元/斤。“今年泰國政局動蕩,再加上災害天氣,榴蓮上市時間比往年遲,市民愛吃的金枕頭榴蓮,四月中旬的時候還沒上市。”他說,今年濟南的榴蓮季是從5月開始的,幾乎是一上市就進入了“平價期”。點點手指水果送到家
80后、90后買水果也網購
對于喜歡宅在家點點鼠標的年輕人來說,網上水果店是購買水果的新興渠道。“我前兩天從網店買了牛油果,正好有特價活動,8塊錢一個,平時恒隆Ole超市一個就要二十多元。”市民陳女士說,水果還是挺新鮮的,下單后一般兩三天就能收到。
“水果的價格應該和外面的水果店差不多,品質也不錯,我上次買的車厘子包裝的冰包還沒有完全化,而且送貨到家比較方便。”她說,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是從網上下單買水果,有的時候她們還會一起團購。一般在網上賣的水果都是走高端精品路線,進口的居多,多以一箱、一盒起購買,或者幾種水果拼成一盒。“水果腐爛的情況我沒遇上過,但個頭大小是會有的。”她說,不能直接挑水果是網上購買的弱點之一,但網上一樣一分錢一分貨,不能指望價格很低的水果品質很好。
“我最近開始在朋友圈里團購水果,都是濟南本地的一些水果超市,一般早上下單,下午就能送到。”市民周女士說,朋友圈的水果一般都是快遞到家,符合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而且還有把大件水果切小分裝出售的水果拼盤,能滿足一天的水果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