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例H7N9禽流感患者康復出院、省衛生廳終止禽流感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一系列利好消息傳出,讓壓抑已久的家禽產業鏈立刻反彈。濟南一些生雞屠宰場日屠宰量出現連續兩天“翻番式”強勁增長。生雞養殖戶紛紛打掃雞舍,繼續養雞。一些業內人士表示,今后兩三個月將是“缺雞期”,價格勢必上漲。
養殖戶打掃雞舍準備養雞
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解除后,濟南生雞養殖戶們長舒了一口氣,紛紛開始著手打掃雞舍,準備本月底或下月初再上一批雞苗,不過他們普遍擔心雞苗價格上漲將會令成本增加。
聽說應急預案解除后,歷城區唐王鎮大徐村生雞養殖戶老邢非常后悔:“我的雞賣得有點早了,如果晚點賣就好了。”此前,老邢養了4000只麻雞。5天前,老邢剛把這批雞以3.4元/斤的價格全部賣掉———“那時候不賣不行呀,也不知道禽流感什么時候過去。”據他介紹,這些雞每天需要吃掉800斤飼料,一斤飼料就是1.7元,這些飼料都是白白扔掉的,因為正常情況下,麻雞養60天即可出欄銷售,但老邢賣時已經養了70天。
正常情況下,麻雞出欄價為6.2元/斤,今年過年時一度達到7元/斤,老邢以3.4元/斤賣掉,一斤賠2.8元左右,一只雞大約重兩三斤,4000多只雞賠了2.8萬元。不過老邢并沒有氣餒:“過兩天打掃一下雞欄,繼續養呀,得把賠的錢賺回來。”
與老邢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養殖戶徐福山:“不過我聽說雞苗價格最近有所上漲,希望相關部門關注一下。”據介紹,正常情況下,白羽雞雞苗1.2元/只左右,禽流感最嚴重時,一度跌到0.2元/只,現在已經漲到0.8元/只。麻雞雞苗則已經由低谷時的1元/只漲到2元/只,正常情況下是4元/只。
屠宰量三天飆升五六倍
17日下午,應急預案解除,濟南市歷城區振海家禽屠宰場負責人李煥海在濟南市區的兩家雞肉專賣店的銷售量也突然上升。“這一天,殺了八九百只雞。”李煥海說,18日一千五六百只,19日從市場訂貨量來看,得殺2000多只,“僅僅三天時間,我的屠宰量從三四百只增加到2000只,飆升五六倍呀”。
李煥海的屠宰場是濟南第一家定點屠宰場,始建于2004年我國第一次禽流感疫情大規模暴發時,經過近9年發展,日屠宰生雞能力已達到9000只,今年禽流感發生前,日屠宰量在6000只左右,供應濟南多家雞類產品專賣店。但是,4月初以后,隨著疫情不斷從南方向北方擴展,屠宰量也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山東棗莊發現禽流感病例,屠宰量跌至最低點,每天不到300只。“每天都賠錢呀,比如人工工資,一天得2000元,水電費一天三四百元,正常情況下,每天要殺三四千只雞才能保本”。“現在好了,只要日屠宰量達到三四千只,屠宰場就能保本運營了。”李煥海壓抑不住自己內心激動的心情告訴記者。
雞肉高價或將持續兩三個月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今后兩三個月將是“缺雞期”,價格勢必上漲。
“我感覺,禽流感應急預案解除還是有點晚了。”李煥海說,為什么一定要等到連續21天未發生新病例才解除。在他看來,禽流感持續多長時間,未來市場的“缺雞期”就會持續多長時間。
李煥海說,禽流感發生后,由于價格持續下跌或在低位徘徊,養雞戶把養成的雞賣掉后,出于規避風險考慮,不再養雞,這勢必造成生雞存欄量銳減,對市場的影響將馬上有所體現。
“我估計下個月,市場上就會很少有生雞出欄了,這意味著市場上供應的鮮雞肉也會減少。
”李煥海說,今后兩三個月內,大部分消費者將會不得不吃冷凍雞肉,這些肉都是禽流感期間賣不出去的雞肉,商販們放到冷庫里囤積的。
對李煥海的這種說法,記者采訪到的大部分養殖戶也表示贊同,現在,不少養殖場都是空的,而冷庫里存有大量的雞肉。
雞肉菜品重回餐桌
在一些酒店,消費者也開始點含雞肉的菜品了。在歷山路附近一酒店,市民王先生說:“忍了一個多月,終于又能吃只烤雞解解饞了。”有報道稱,在杭州,雞蛋銷量已經恢復六七成。在廣東,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全省各地發出了《廣東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專家組建議》,呼吁消費者買冰鮮禽肉。
另外,來自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的數據顯示,第19周(5月6日-5月12日),雞肉市場價格持續回升,市場出現恢復性回暖,這一周山東活雞平均價格同比下降13.92%,環比上漲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