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不要東問西問、不能加我的QQ、給錢支持買小說……
不能夜不歸宿、不跟高年級學生一起玩、不能排斥家人……
因為缺乏溝通,12歲女孩婷婷陷入手機游戲和小說的虛幻世界;因為缺乏溝通,她與家人老師同學的關系漸行漸遠;因為缺乏溝通,她一年內三次離家出走……
前天下午,離家出走6天的婷婷回家受到責罰,她竟以家人虐待未成年人為由報警。最后,在民警的見證下,婷婷和媽媽分別向對方提出“和平條約”并簽字畫押,一家人最終達成和解。
她對媽媽的要求
不加QQ不能嘮叨
看上去像大姑娘
前天下午2時40分左右,沙坪壩區公安分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一個女孩在電話里稱被家人虐待,請求幫助。快速接處警一大隊民警郭進、蔡景強迅速趕到現場。
“進門時,婷婷還在客廳中間跪著,她媽媽跟外公外婆都在旁邊數落她。”郭進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他們讓婷婷起身后,才發現這個臉上稚氣未脫的女孩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姑娘了,“一襲白衣,扎著馬尾,對初一的孩子來說個子很高,只可惜她看家人的眼神是那么不耐煩。”
在家人面前,婷婷低著頭一言不發,民警怎么問都不開口。蔡景強給郭進使了個眼色,然后把她的媽媽、外公外婆都帶到其他房間詢問。看到家人離開之后,婷婷終于開了口。
“他們一天到晚在家班都不上,我一放學回來就不停地嘮叨,什么該吃飯了、該睡覺了、該做作業了等等,這些事情難道我還不知道該怎么做嗎?”婷婷無奈地對民警說,“他們從來不愿意聽我說話,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去外面玩、耍游戲、看小說,他們都要問東問西。”
享受沒人管日子
這是婷婷一年內第三次離家出走:第一次是六年級下期,上一次是今年10月份,但都只走了一天左右,所以家人沒有追究。沒想到這次從上周五一直到本周三,一共出走了6天,把一家人急得團團轉。
“這幾天我住在朋友家里,是其他學校的一個初三女生。”婷婷說,她這幾天其實離家并不遠,每天上網、吃飯、逛街、看小說,很享受這種沒人管、沒人嘮叨的日子。
升入初中后,婷婷一直喜歡跟高年級同學玩耍,因為她覺得“班上好多同學都還是小孩子,根本沒有共同語言”。由于在班上沒有朋友,缺乏溝通,她總是獨自一人,逐漸養成了看小說和玩手機游戲的愛好。
與家人約定七條
在兩位民警的協調下,婷婷答應跟家人和好,前提是家人要答應她七個條件。據民警轉述,婷婷提出了以下七條:媽媽不能加我的QQ;發短信很溫柔,現實里卻很兇,希望媽媽表里如一;家人不要總是嘮叨吃飯睡覺做作業之類的話,我知道怎么做;要給錢支持我買小說;家人不能動我的私人物品,比如睫毛膏等;有時候晚上外出不要東問西問,我知道回家;有一間獨立的臥室,不跟媽媽住在一起。
“我就是想家人多尊重我一點,不要老是認為成年人就一定是對的。”婷婷說。
母親對她的要求
不要排斥家人溝通
愛好超正常范圍
婷婷媽告訴民警,婷婷爸在成都工作,一般一個月回家一次,很少有機會與女兒溝通。為了照顧女兒,她辭職在家,加上自己已退休的父母,三個人都希望能把婷婷照顧好,以前從來沒有打罵過她,都是采取苦口婆心似的教育,誰知道反而引起婷婷的逆反心理。
雖然不少青少年都有看小說和玩手游的愛好,但在婷婷媽看來,婷婷的這兩個愛好早已超出正常范圍。“在學校就一直看小說,以言情小說為主,上課看、下課看,還不停地找家里要錢買小說。老師向我們溝通了幾次,怎么說都不聽。”婷婷媽說,“上課玩手機會被老師收繳,她就回家玩,吃飯做作業時手機都要放在一邊,時不時弄一下。每天晚上要玩到12時后才睡覺。
小說讓女兒叛逆
見女兒如此癡迷,婷婷媽忍無可忍減少了她的零花錢,讓她沒辦法經常買小說,還沒收了她的手機。結果這一次婷婷離家出走后,由于沒有手機,又沒有身份證,盡管家人報了警,卻一直沒有找到她,結果還是她花光了錢后主動回了家。
“肯定是小說看多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婷婷媽認為,小說是讓女兒變得叛逆的原因之一。
與女兒約定五條
對于婷婷的七條約定,除了最后一條因為家里客觀因素不能實現,以及第四條不能每次都買小說外,其余約定婷婷媽全部接受。但作為對應,她也對婷婷提出5條要求,分別是:
不能夜不歸宿;不要跟高年級學生一起玩,在同齡人中建立朋友圈;成績要進入班上中等水平;上課時不能看小說,要控制看小說的時間;不要排斥家人,有事與家人多溝通。
婷婷答應了媽媽的條件后,兩人把雙方的要求都寫在了一張紙上,各自簽名為證。拿著這張條約,婷婷終于笑了。她還不忘給兩位民警說,“希望警察叔叔一個月后到家里回訪,看看我們有沒有違反約定。”
簽協議方式可行
“從婷婷提出的7條要求來看,她想要的是被尊重,有自主權。”重慶尚文尚愛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心理咨詢師夏娟說,12歲的女孩屬于青春期,渴望家長[微博]尊重隱私權,有獨立的空間不被打擾,獲得足夠的自我行為主控權利,擁有成就感。
“在10~15歲年齡段孩子的教育中,如果采取簽訂協議這種形式,只要引導得好,對家長對孩子成長都有好處。”夏娟認為,協議是孩子模仿成年人之間的約束與規定,是孩子心理成長的一個關鍵性標志,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不僅可以引導孩子和家長共同遵守約定,還能讓孩子有意識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