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及最新本科專業備案、審批結果。本次專業動態調整中,全國共有29個全新本科專業獲批設立,布點高校達51所,2025年起招生。

  其中,醫療健康領域增設了健康與醫療保障、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藥物經濟與管理、老年醫學與健康、舞蹈治療等專業。

▲2025年醫療健康領域增設專業及高校名單▲2025年醫療健康領域增設專業及高校名單

  新增專業緊扣“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布局,通過兩大核心方向構建人才培養新格局。在體系建設維度,新設“健康與醫療保障”“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專業,前者聚焦醫療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后者強化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應用能力,雙軌并行推動復合型醫療人才梯隊建設;在市場響應維度,針對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的康復護理、老年健康管理剛需,以及慢性病防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新興領域人才缺口,“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應運而生,為銀發經濟注入專業人才動能;在產業賦能層面,“藥物經濟與管理”專業填補藥物研發成本控制、醫保政策分析、藥品市場運營等領域的人才空白,以科學的經濟模型和管理策略優化藥物資源配置,既保障公眾健康權益,又為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決策支撐。

  健康與醫療保障專業,授予管理學學位。核心課程包含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概論、衛生經濟學、醫療保險學等。培養掌握健康服務、醫保及社保知識,熟悉健康治理理論與法規,具備醫保管理及決策支持能力的專業人才。畢業后,可在醫保部門、社保機構、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保管理、核保理賠、政策開發評估等工作。

  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授予工學學位。課程涵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概論、醫學儀器原理、醫學影像儀器等,還涉及機械設計、信號處理等工程知識,另有法規課程與實踐教學。培養能掌握多學科知識,熟悉儀器原理,具備研發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后,可在醫療器械企業從事研發、生產、質檢,或在醫療機構負責設備維護管理,也能在經營企業做銷售支持,在監管檢測機構參與監督檢測工作。

  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授予教育學或管理學學位。專業課程涵蓋嬰幼兒生理、心理、營養、衛生保健,及回應性照料、游戲活動實施等內容。學生畢業后,能在嬰幼兒托育、婦幼保健、幼兒園(開設托班)等機構,從事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護、學習支持、家園共育及機構日常管理等工作。

  藥物經濟與管理,授予管理學學位。專業課程包含藥學概論、經濟學原理、藥事管理與法規、衛生技術評估與藥物經濟學等。培養能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預測健康干預措施成本效益,滿足多方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畢業后可在醫藥衛生管理部門、制藥企業、醫療機構等,從事藥物經濟分析、藥品定價、醫院藥事管理等工作。

  老年醫學與健康,授予管理學學位。專業課程涵蓋老年醫學、臨床營養學、老年心理學、康復醫學等,還設有醫院、社區的見習實習。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養老服務及管理理念,熟練掌握老年疾病康養、健康管理知識能力的專業型人才。畢業生能在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康管理中心、醫養結合照護中心等,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管理及為老人提供健康服務等工作。

  舞蹈治療,授予藝術學學位。聚焦運用舞蹈與動作,改善個體身心狀態。專業課程涵蓋舞蹈治療理論、動作分析、各類治療技法,如切斯技法、真實動作等。培養目標為塑造具備扎實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借助舞蹈治療手段,解決心理、情感、身體問題的專業人才。其就業方向廣泛,可在醫院、康復中心輔助身心障礙治療,于心理咨詢機構開展服務,或投身教育領域,促進特殊人群與普通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