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4月29日,完成治理后的小清河在濟南市民的矚目中開通了游船,去年的“五一”小長假,小清河游船成為濟南市民近郊游的首選之一。然而,游船通航5個月后,游客數量便急劇下降,去年“十一”期間每天只有5班船。
2013年5月20日,小清河通航一年多,記者再次來到小清河,發現游船停航一段時間了。
水位太低 小清河游船停了
5月20日上午,陽光燦爛,小清河兩岸花紅柳綠,然而小清河游船東環碼頭處卻空蕩蕩的,幾艘游船停靠在岸邊,沒有一個游人,與去年剛通航時的人山人海形成巨大的反差。
碼頭售票處大門緊鎖,售票窗口內側貼著一張手寫的通知:“因天氣原因游船暫時停航,敬請諒解。”一旁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游船停航有一段時間了,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時也沒有開。“現在水位太低了,風又大,沒辦法行船,如果你要坐船,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介紹,游船前一段時間剛剛進行了維護,重新刷了漆,但具體什么時間重新通航,他也不清楚。“好長時間沒看到有游船了,平時幾乎沒什么人過來,也就我們住在附近的人過來散散步,鍛煉一下身體。”在小清河岸邊散步的林女士說,“最近河里的水又不行了,臟乎乎的,來的人自然就少了。”
河道垃圾不少 兩層攔截網收效甚微
按照林女士的說法,記者沿小清河一路向西探訪。抬眼望去,整個河面在陽光下泛著深綠色的光,河水中還漂浮著不少垃圾,靠近河道還能聞到一股臭味。站在河堤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位比之前降低了將近1米。
記者行至東濼河一段,在兩條河的交匯處南側是一個工地,河岸邊,一個排污口正向河道中排著污水。在西濼河與小清河交匯處,河道垃圾攔截網處的垃圾已經形成一個大圈,漂浮的塑料袋、果皮等生活垃圾泡在水中,周圍的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冒著氣泡,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吳先生是西濼河的河道保潔員,負責打撈西濼河中的污物。“為了減少進入小清河的污物,我們在河里設立了兩層河道垃圾攔截網,可是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這里盯著。”吳先生說。
沿岸可看景觀少 大型觀景臺正在建設
“河道垃圾可以清理,但小清河沿岸的景觀還不夠吸引人。如果沒有好玩或者好看的設施和景觀,還是沒辦法吸引游客。”對于小清河游船游客稀少的原因,市民方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你看小清河兩岸,綠化做得很好,尤其到了夏天,是個避暑的好地方,但是沒有什么值得游覽的景觀。”方先生說,“我就住在附近,幾乎天天過來轉。除了修了幾個廣場、亭子,還有雕塑,幾乎就沒什么東西了。”
的確如此,小清河兩岸從五柳島到東環碼頭,一路走來,兩岸的綠化率很高,沿途還修建了幾個廣場和雕塑,但是并沒有其他的景觀設施。幾個小廣場由于沒有遮陽設施,也沒有游人。
在小清河北路和歷黃路路口東側,一處建筑群正在修建中,建筑物并不高,銀色的尖頂,玻璃墻面,煞是惹眼。
工地上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建筑是小清河岸邊的觀景臺。“建成之后會有咖啡廳、飯店等商家入駐,讓游客在小清河岸邊有一個觀景、聊天的地方。”工作人員說。
小清河要形成旅游產業 配套須跟上
小清河經過整治,效果比較明顯,但時間一長,常有反復。專家表示,小清河治理必須形成長效機制,如果還要形成旅游產業,光整治河道是不夠的。
相比小清河,護城河游船在市區內則很受歡迎,不少外地游客也慕名而來。在護城河游船黑虎泉船站,介紹牌上打出“一船游覽濟南府”的口號,游船全線航程6.9公里,將黑虎泉、趵突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泉群”連為一體,游客沿途可觀賞到多處著名景區和濟南代表性景觀。如巍峨壯觀的解放閣、龍吟虎嘯的黑虎泉、濟南大客廳泉城廣場、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等等,岸邊配套設施齊全。
山東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陳國忠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小清河只是河道通航,沿岸景觀的打造還很不成熟。小清河承載了老濟南的歷史,但目前小清河顯然沒有發揮出這種歷史承載的作用。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小清河應該和市區的旅游資源對接、整合,配套設施、旅游景觀以及餐飲等都要跟上。(曹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