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宴是濟南泉水休閑匯的亮點之一,是傳統魯菜和濟南菜的傳承與創新,它將美景、美味、美色相結合,把被泉水滋潤著并浸染了泉城靈秀的美食,以及濃濃的泉水文化,完美展示在餐桌之上。
好看:餐桌上暢游泉城
涓涓噴流的清泉、搖曳生香的荷花,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紅色錦鯉穿梭水中……你可知這如畫的美景,不是現實的趵突泉,而是餐桌上的趵突泉!
這是泉水宴中一道名叫“泉城八珍”的菜品的擺盤,活靈活現、虛實相間,未品美味先賞美景,讓人耳目一新。

其實,泉水宴的大部分菜肴都是如此。將濟南的名泉、名山、名景以雕刻、擺盤的形式展現出來,栩栩如生的微縮景觀,把濟南各種常見意象揉合呈現,泉城美景盡在眼前。
“荷香秋色”主題中有一道菜叫“明湖睡蓮”,采用大明湖的新鮮蓮子,用五花肉卷起,用碗扣在盤中,四周以圓蔥刻成荷花花瓣的形狀點綴,極像一朵盛開的蓮花,周邊配上小片的荷葉、蓮子、花瓣,讓人有一種置身大明湖觀賞荷葉田田、荷花多多的錯覺,非常養眼。
有的菜品,雖然沒有直接表現出真實的美景,但是其中的意象,卻讓人浮想聯翩,忘我神游。如一道名叫“臥牛觀景”的菜,只見一只憨態可掬的黃牛靜臥盤中紅花綠葉之間,四周文竹掩映,讓人不僅聯想到趵突泉中的臥牛泉;還有一道“珍珠玉盤”,只見大大小小的用百合和紫蘇制作的“珍珠”散落盤中,晶瑩剔透,讓人想起珍珠名泉,以及“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名句,耳畔不由得仿佛真的響起泉水滴落清脆的響聲。
好吃:美味在舌尖上游走
守著七十二名泉和大明湖,泉水宴的食材自然離不開泉水和因泉而生的各種美味。取當日新鮮泉水,摘泉水孕育的荷花、蒲菜、脆藕、茭白,把最正宗的本土原材料,用最原汁原味的烹調方法,便制作出了特色鮮明的泉水宴。
泉水宴推出以前,蒲菜里脊、奶湯蒲菜、炸荷花、荷花豆腐、糖鮮蓮子、五彩白蓮藕、炸白蓮藕盒、明湖荷葉雞、濟南酥鍋等以濟南物產為主的美食已經深入人心。在泉水美食的菜譜中,“荷”是主角,其頁可以做湯、蒸肉;其花可以炸食、點綴;其莖可以涼拌、清炒;其籽可以煲湯、生吃。蒲菜、茭白等雖是配角,味道卻絲毫不在其下。古時候,眾泉匯流的大明湖里蒲菜名聞天下,可是北方數省植物菜類中的珍品。

泉水宴中有一道用奶湯和蒲菜烹制成的“奶湯蒲菜”,湯呈乳白色,浸潤其中的蒲菜,猶如雨后的春筍,嫩白中透著淡淡的綠。入口清淡味美,脆嫩鮮香倍增,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早在明清時期就被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更絕的是,擅長烹飪的大師們,竟然將這第一湯菜和名貴的海參相結合,濃濃的奶湯蒲菜包融著富有質感的海參,營養豐富,風味絕佳。值得一提的是,泉水宴雖是魯菜,但卻摒棄了傳統魯菜口味重、色彩濃的特點,變得更加清淡、更加明麗。
好玩:菜品里面有故事
明湖鮮蓮蓬是一道餐前休閑小吃,蓮蓬里多含蓮子,而蓮子是“連子”的諧音,古人寓意為“多子多孫,兒孫滿堂”。宴會開始前,客人們一邊相互寒暄,一邊享受自己動手剝蓮蓬的過程,在融洽的氣氛里,享受著吉祥和快樂。

有一款菜品叫酥炸荷花,極有濟南特色。老舍先生當年執教齊魯大學時,還寫有一篇文章《吃蓮花》。講的是友人約游大明湖,說去買點荷花來吃。弄來荷花,他叫廚子“把荷花用好油炸炸,外邊的老瓣不要,炸里邊那嫩的。”廚子老田不懂濟南的典故,還以為香油炸蓮瓣是治燙傷的偏方呢。友人笑了:“治燙傷?吃!美極了!沒看見菜挑子上一把一把兒的賣嗎?”
還有一道菜叫“堯帝御點”,用了堯帝的典故。堯帝一統華夏大地,建立了千秋功業,他的功績一直被人們所稱頌。并且堯帝曾在濟南歷山耕種過。這款點心造型類似于蓮藕,把濟南的歷史與美食結合起來。
賞著美景,吃著美味,品著故事,一桌泉水宴,一次心靈上的泉水文化之旅。(文/文雨 圖/李嚴朋 濟南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