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直到他們突然“失落”,印加帝國還沒有自己的文字(或者還沒有被發現),處于結繩記事階段,印加人的歷史完全依靠一代代印加人的口耳相傳。多年來,學者們對印加王者的生活知之甚少,可參考的只有當年印加貴族在西班牙征服者到來后自吹自擂的供述。
站在馬丘比丘面前,不能不感到印加帝國的神奇。在沒有大型機械的15世紀,印加人靠人力把成噸的石塊首先磨成整齊的方塊,然后再砌成房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設夏宮!爸車钡母拍钍沁h至方圓幾十公里外的另一個山頭。
印加人如何把成百上千的巨大石頭運送到山上,至今還是謎。石頭建筑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對砌,修成的墻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一毫米寬。印加人還在石塊之間添加了互鎖的凸凹槽,這一技術即便是在現代,也可以防震。1950年,庫斯科地區一場六級淺層大地震毀了三分之一的建筑,但印加人五百年的石頭老房子卻完好無損。
在馬丘比丘的中心有一片長形開闊地,考古學者們稱其為神圣廣場。一部分專家相信這兒就是印加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從神圣廣場有一條階梯道路向上直通陡然裸露著巖石的地面,它是一個平臺。站在上面可鳥瞰整個廣場。這塊神圣的巖石名為英提露埃塔那,其含意為“太陽的驛站”。在古印加帝國各地都沒有這種“太陽的驛站”,而在馬丘比丘的這個卻是迄今已知最大的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