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10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一些不良商家為了滿足消費者吃進口食品的獵奇心理,也會把國產食品擺上進口食品的貨架,有的國產食品甚至全部是外文標注,別看是made in china ,但是上面卻連一個中國字都沒有,這更是一些店家忽悠人的利器。
許多商店依靠出售仿冒的進口食品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但是,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食品上,都標注著各種各樣的外國文字。在許多進口食品店,記者發現,貨架上都擺放了一種鐵盒水果罐頭,上面全部用韓文和英文標注。
店家介紹,這種韓國進口的水果罐頭,口味獨特,非常受歡迎,銷量非常好。但是當記者問到,這種罐頭具體的生產商信息的時候,店主們卻含糊其詞起來。
難道這種包裝上全是韓文和英文的罐頭身份就如此神秘。仔細觀察,我們發現,這上面還真有問題。根據英文信息翻譯,這種罐頭名為東錦牌黃桃罐頭,上面不僅有中國質量安全QS標志,而且還標注著產地為中國江蘇徐州。
見到記者仔細觀察起了黃桃罐頭的產品說明書,剛剛還信誓旦旦聲稱這種罐頭是韓國貨的店主,立即改了口,稱這是出口韓國的產品。
通過查詢廠家信息,我們得知這種罐頭是由江蘇徐州雙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黃桃罐頭,用于出口韓國。根據商品標簽,我們打通了廠家電話。
據廠家的一位李經理介紹,現在這種罐頭是廠家生產出口韓國的,近期的產品包裝上都打印有中文說明和QS標志,如果遇到近期生產且沒有中文標識的,可能就是假貨,消費者購買時應謹慎。
無中文標簽 進口食品來源神秘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進口食品商店出售的琳瑯滿目的商品幾乎都沒有中文標簽,有的甚至包裝粗劣。那么,這些問題多多的進口食品都是從哪來的呢。
在濟南,進口食品緊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嘗試新鮮口味的外來食品,可是,大部分進口食品商店出售的商品卻存在著沒有中文標簽或者假冒偽劣商品的現象。
大多進口食品店店主都表示,他們出售的進口食品是保質保量的,但是具體這些食品的來源途徑,他們卻不清楚。而有些店主則以商業秘密為由,直接拒絕回答記者的問題。
為了弄清楚這些所謂的進口食品都是從哪里進的貨,記者在濟南市山師東路秀水街附近進行了蹲守。經過三天的觀察發現,大部分店家每天早上十點多就會進行補貨,但是并沒有傳說中的食品供貨商車輛前來配貨。這些店家每天會從一些塑料袋或者紙箱中拿出一些進口食品放在貨架上。
開門做生意,為什么這些店主對這些進口食品來源如此忌諱呢?要么說這是商業秘密,要么推說自己不知道。那么,這些進口食品的來源真的就這么神秘嗎。而經過大量采訪,一位店主終于透漏,他的貨實際上是從濟南堤口路的一家進口食品超市進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全國家標準的要求,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超市供貨加零售 進口食品多無手續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記者發現,許多進口食品店都遵循幾個原則,每天補貨,量少,種類豐富。由此我們猜測,這些店家肯定在本地有一個相當穩定而且方便的貨源。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家店主向記者透露了他的供貨商。
經過大量的采訪調查,有店主透露,他們這些沒有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是在本地進的貨。
隨后,記者來到了濟南市堤口路,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里面,我們終于找到了這家名為萬豐園超市的供貨商,實際上,里面僅僅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食品超市,經營的食品種類卻相當豐富。
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這家超市供應著濟南多家進口食品店的貨源。如果記者想要從這里進貨的話,他們可以給出非常優惠的價格。說完,她就非常熱情地為記者推薦了起來。
在這家進口食品超市的貨架上,確實擺放了許多進口食品,但是有多種食品是沒有中文標簽的。超市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這里的貨品都是正規渠道進口的商品,如果記者需要,他們也可以提供商品的入關手續。
超市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的進口食品都是從正規經銷商進貨,每一件商品都有齊全的入關和衛生檢驗檢疫手續。但是當記者要求看一看進口食品手續的時候,店主卻表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