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廣州市食藥監局抽檢部分餐飲單位的大米及米制品鎘含量時發現,8個批次的米及米制品鎘超標,其中6個批次鎘超標的大米產地均為湖南。19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島城兩家大超市,并未發現來自湖南的大米及涉鎘大米。糧食局的工作人員稱,島城市民口糧以糧油批發市場為主渠道,大米多來自東北,南方大米少見。
涉鎘大米品牌未現
5月18日,廣州市藥監局對廣州部分餐飲單位的大米及米制品的鎘含量抽檢,發現8個批次的大米及米制品鎘超標,其中,6個批次鎘超標的大米生產廠家來自湖南,生產廠家和品牌標識分別為:湖南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2批、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高和夏生大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1批,湖南衡東縣大浦鎮東洋米廠生產的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石羊塘日星大米廠生產的“好日子”珍珠米1批。
自從廣州地區發現大米鎘超標后,島城部分市民開始擔心,超市里能買到鎘超標的大米嗎?“現在超市大都是連鎖的,就怕鎘超標的大米超市里也會有賣的,平時我們買米都不看產地和品牌的,老百姓不懂。”市民宋先生說。
超市大米多產自東北
針對市民的擔心,19日,記者走訪了寧夏路一家大型超市,散裝大米雖然不到兩塊五一斤,但買的人并不多,根據標簽可以看到該大米產自黑龍江的雞西市。袋裝大米方面,多為金龍魚、福臨門、香滿園、稻花香等大米品牌,沒見到廣州涉鎘大米品牌,這些大米包裝上多寫著“盤錦大米”或者“東北大米”,產地均來自東北等地,就連知名的泰國大米也很少見。導購員告訴記者,超市里沒有南方大米,東北大米因為好吃,適合青島市民的口味,銷售量很大。
在香港中路一家大型超市里,記者發現,情況與上面超市類似,都以東北大米居多,沒有涉鎘大米品牌和產自湖南的大米。除了東北大米之外,記者發現只發現一家產自陜西漢中的“漢水銀梭”大米,另外還有山東本地的品牌大米。
19日,記者咨詢了島城各大批發市場負責人,撫順路批發市場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批發市場交易的大米車斗有限,還是以肉蔬等為主,大米交易一般都是從糧油批發市場那邊批發的。”
南方大米少見
雖然島城超市里以東北大米為主,但目前并不知道大米是否存在鎘超標的問題。市糧食局的網站上尚未有關于鎘大米的相關信息,記者從糧食局網站上看到,每月市糧食局會出具一份“青島市糧油綜合批發交易市場2012年8月份進場糧油商品質量檢測結果匯總及分析”,最近的一份檢測結果匯總及分析是2013年一月,檢測發現“一月存在單項不合格現象主要是大米、小麥粉、雜糧的水分超標,另有大米涂油漬5批次。”糧食局給予提醒,“油漬米已由批發市場按糧油市場管理規定禁止入市。請盡量到正規糧油市場或商場超市購買糧油產品,水分較大的糧食不易保存,還易生霉變質。請消費者注意產品質量信息并予以保存。
針對廣州的鎘大米事件,市糧油局是否對島城大米進行相關的檢測呢,目前的檢測結果又是如何?市糧食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東北大米勁道,島城市民喜歡吃,所以大米多來自東北,“島城市民的口糧主要是來自糧油批發市場,這是主渠道,南方大米少見。”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政府對糧食抓得比較嚴,檢測也比較頻繁。因為19日是周末,該工作人員稱,要知道島城大米最新的檢測數據需要等到上班時間。記者 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