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更多圖片】    【點擊進入青島站專題】

  現居于青島市黃島區的魏世杰老人74歲,在他的眼里,自己是一個研究過核武器、當過科普作家、如今在家安分照顧家人的“倒霉老頭兒”。每當和老人提起他曾經奉獻了26年的工作,或是科普作品寫作,他便如同孩子一般眼中閃著光芒。然而,也是這位擁有傳奇經歷的老人,如今正承擔著來自家庭的重擔:妻子和女兒身患精神疾病,兒子先天性智力障礙。74歲的老人卻一人承擔,他的樂觀和堅持,令人震撼。

  隱姓埋名26年:我不是功臣,只是一個奉獻者

  魏世杰老人1964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物理系,原核工業部九院副研究員,曾取得17項國家科研工作成果。他大學畢業后就秘密進入中國首個核武基地青海211廠,在核武器研制中,他在最危險的爆破部件組工作。

  “當時我在211的二分廠,算是比較危險的一個,負責研制核武器的炸藥部件。”魏老曾經親眼見危險事故發生。1968年,魏世杰所在分廠的229車間突然發生爆炸,頃刻間,整間實驗車間被炸得只剩下半截“土圍子”,正工作的四名研究員被當場炸死。事后,魏世杰和同事們只能在磚瓦之中尋找他們被炸得粉碎的遺骸。“當時大家都到草地上去撿肉末,撿起以后分成四堆放進四個棺材,算是對家屬的交代。”

  即便是有心理準備,魏老和同事們還是好幾天沒怎么說話,但他們之中從未有人放棄。在這樣的崗位上,魏世杰堅守了26年。

  “我不是個功臣。”在魏老心里,青海那片土地是自己曾戰斗過的地方,而那段經歷,他對于自己是有著很高評價的:“對我一生來說,我曾經為這個國家的核武器事業做過貢獻,我覺得很驕傲,”魏老笑瞇瞇地說,“可是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貝爾發明了電話,我們在使用這些東西之前是沒必要說:謝謝他們。奉獻的人只是在默默奉獻。”2011年,魏世杰將他在青海的經歷寫成長篇小說《禁地青春》,如今這部小說已被拍成電視劇《青海花兒》在全國熱播。小說中的魏、江和林都來自于魏老的真實生活,而在書后半部分出現的陳,則是魏老夫人陳位英的原型。

  老伴陳位英和魏世杰原本同在一個基地工作,兩人相識相戀,1970年結婚。這是原本是幸福的開始,但是,隨著兩個孩子的降生,魏世杰新的人生考驗也隨之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