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 記者近日從濟南市保險行業協會獲悉,濟南市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新辦法實施以來,今年4至6月份,駐濟共30家產險公司共接待處理快賠事故案件12000余件,客戶滿意度達到98%以上,無客戶投訴案件。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早晚高峰時段的交通擁堵非常集中。如果碰上車輛刮擦等輕微事故,車主長時間在事故現場等待交警、保險公司查勘定責,很容易造成主干道擁堵。
為緩解因輕微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擁堵,山東保監局、濟南市保險行業協會、駐濟各保險公司上下聯動,積極配合交警部門開展快處快賠工作。4月1日起,在交通高峰時段(7:00-9:00,17:00-19:00),濟南主城區道路發生的單車損失5000元以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且車輛可以移動的輕微交通事故,實行免現場查勘制度。
“由于快處快賠免除現場查勘顛覆了以往保險公司雙方事故必須查勘現場的常規,啟動前各公司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濟南市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海潮介紹說,“保險公司是否配合到位,關系到新辦法能否順利實施。”
為此,在濟南市保險行業協會的召集下,駐濟30家產險公司集體簽訂了配合快速理賠的自律公約,承諾對進入快速理賠的客戶參照有第一現場的規定處理,不再扣除免除責任。濟南市保險行業協會也幫助各公司與上級公司協調,解決了在考核、權限、系統、政策方面的阻礙,保證快處快賠新辦法順利實施。
“以前發生事故得等交警,等保險公司出現場,很浪費時間,現在3、5分鐘就能撤離現場,對改善濟南的道路擁堵作用不小。”市民佘廣強對記者說。
佘廣強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會,是因為在7月16日,佘廣強駕車駛至旅游路時,與另一車輛發生變道刮擦。打電話給交警和保險公司報案并拍照留證后,雙方迅速撤離了現場。第二天,佘廣強來到理賠服務點,當天就把案件處理完畢并很快收到了保險賠償。
據交警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新辦法實施前,交通擁堵報警日均42起,實施后交通擁堵報警日均6起,交通擁堵報警量大幅下降。輕微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滯留現場時間也從原來的30分鐘左右減少到3到5分鐘,大幅緩解了因交通事故引發的道路阻塞問題。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濟南已建立起3個快處快賠拆檢定損中心,28個快處快賠服務點,基本實現了對濟南市區的網格化全覆蓋。新辦法實施以來,三個快賠中心已累計接待快處快賠案件57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