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垂長發表主題演講。
訊(記者馬輝 賈凌煜 通訊員宋廣新) 23日下午,在位于孔子故里的曲阜師范大學,我省首家國學院正式揭牌,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受聘為名譽院長,曲師大校長傅永聚任院長。據了解,該學院除面向本校學生系統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外,還將面向社會積極進行國學普及。
“作為孔子故里的最高學府,我們有責任傳承和發揚好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傅永聚在國學院成立儀式上說。曲師大國學院設院務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下設學術部、教育培訓部、教學部,實現了對海內外國學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其中,學術委員會由來自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北師大、香港大學等十二位海內外著名國學大師組成,由臺灣國學大師林慶彰任主任委員,運作經費和項目經費由曲師大提供。
曲師大國學院執行院長單承彬告訴記者,國學院將通過統籌整合校內外國學學術力量,對孔子儒學、孔儒文獻等課題開展協同創新研究。其中,將從校內各人文學科中遴選出一支優秀教師力量,面向校內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授,并考慮將國學教育系統編排進日常課程中去,通過學分制進行評價,讓這所校園里充滿濃烈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
“在濟寧,現在很多中小學都安排了國學課程,但是很多老師都需要進行系統的培訓,如果一所學校選派一名教師的話,全市還要有1000多人,整個缺口很大。”單承彬說,國學院成立后,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面向社會推廣系統性的傳統文化教育。據了解,作為設學孔子故
里的高等學府,曲師大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孔子研究會,并隨后設立了孔子研究室、孔子研究所,是國內最早成立孔子儒學專門研究機構的高校,被譽為我國經學研究八大重鎮之一。
相關新聞
全國已有十余所國學院
我國目前的國學院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中國國學院、清華大學國學院、北京國學院、武漢大學國學院等十余所。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是高校中設立國學院較早的。2005年人民大學國學院在爭議聲中成立,2010年本碩連讀的2004、2005級學生(同年招收)畢業。當年的兩批30名學生,3人中途離開國學院、5名學生需繼續完成論文,其余22名學生7人選擇攻讀博士,15名學生就業,多數“改行”其他行業。(綜合)
孔垂長做演講:
孔子教育最終目的是行仁
第三次來到故鄉曲阜,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覺得格外親切。23日下午,在向先祖孔子像敬獻花籃、贈送學校孔子畫冊后,他還跟曲阜師范大學的師生們一起重溫起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到了故鄉曲阜的師范大學,不能不提到教育,說起教育,又不能不追溯先祖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垂長說,他的先祖父孔德成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演講時,曾對孔子的人生哲學進行了總結,孔子思想以“仁”為中心,而“行仁”則是孔子教育的最終目的。孔子勉勵學生要“當仁,不讓于師”。至于“行仁”的方法,分為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消極的方面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積極的方面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人的行事,倘能處處從“推己及人”上著想,便自然可合乎“仁”了。
“希望每位同學都要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珍惜在文化圣地的每一刻學習時光。”孔垂長用“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人、游于藝”與曲師大學生們共勉,說要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才,做一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道者。本報記者 馬輝 賈凌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