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雜技團,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年幼時便背井離鄉離開親人,選擇了一條異于常人,需要付出巨大體力和耐力的技藝謀生之路,汗水和淚水常常伴隨他們。對于一個雜技演員來說,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無不需要經過幕后的千錘百煉和日復一日地辛勤訓練,幾乎沒有節假日,孩子們只盼有朝一日能夠閃耀登臺,看看外面的世界……練雜技的孩子們,大多來自農村,家庭條件并不富裕。生活的艱難更早地讓孩子們擁有了并不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的成熟與懂事。



舞臺背后的童年
拿頂、跟斗、形體、壓腿、開胯、倒立……這些有關雜技的專業詞匯可以涵蓋孩子們一天的生活。然而,在他們光鮮絢爛的背后,每個雜技演員都有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別樣童年。
七八歲的年齡,一般的孩子還在父母懷中撒嬌和一堆卡通玩具玩耍。而他們好多人卻背井離鄉,獨自一人來到雜技團練習軟功、劈叉、倒立……每次都得堅持20多分鐘,盯著眼前的時鐘,他提早讀懂了何為“堅持”……山東省雜技團最小的孩子叫楊子晨,今年12歲,來自河北。他8歲時就遠離家鄉,獨自一人來到山東,只有偶爾放假才能回家。
十一二歲的年齡,別的孩子正在看書、看動漫、玩游戲。而他每天六點多就得起來練功訓練,抱著腿忍著痛,一遍遍地練習壓腿、劈叉和倒立。他說,他要學好外語,有朝一日他要像雜技團的師兄師姐們一樣出國演出……他提早讀懂了“夢想”。他就是山東雜技團的張忠遠,家是濟寧的,10歲時獨自一人來到濟南。有時候特別想家,但是爸媽說男子漢不能總是想著家,要好好練功。
像這樣的孩子還有好多,他們的童年都是在訓練房里度過的,但他們很樂觀,很努力,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
光鮮背后的艱辛
許多人都看到舞臺上雜技演員靈巧的身段,高超的技藝,燦爛的笑容,優美的造型。但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為了絢麗綻放的那一刻,付出了多少艱辛,多少汗水,多少淚水。他們每天120多人擠在面積不大的訓練場練習高難度動作,住宿食堂也都比較簡陋。如果沒有艱苦的訓練,怎會得到觀眾的認可,獲得市場歡迎?
“堅持住,你看你歪到哪兒了?”在趙文強身邊的教練老師正在指導他練習倒立,有時他需要僅靠一只胳膊支撐起全身的重量,還需要做出優美的造型,手掌撐在板凳上,小臉憋得通紅,豆大的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20秒動作停止后,趙文強重重地喘著氣,眼淚混合汗水掉了下來,“換胳膊。”雖然臉上還掛著淚,他還是換了另一只胳膊做動作,一邊忍著一邊堅持……“在其他人看來會覺得教練老師殘忍,但不這樣嚴格要求孩子們是練不出來的。”教練老師說。
“每天7點起床、吃早飯,8點開始練功,下午從2點練到6點。我最喜歡表演的節目是鉆筒。”趙文強雙手不安地攥著褲子,面對鏡頭很緊張。當被問到想不想家時,他不假思索地說:“不想,我都習慣了。”
說到以后的愿望,趙文強說:“我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家里都好。有一天我也能出國演出。”
宿舍姐妹們的舞臺夢
“其實,對我們來說,練雜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累!痹谏綎|省雜技團一個女生宿舍里,我們見到了每天一起訓練一起休息的7個小姐妹。在宿舍里,這些孩子們完全表現出他們的童心,上網、嬉戲打鬧、交流心得,甚至還不忘在床上來個造型,和賽場訓練場上認真的她們判若兩人。她們中最大的也不過15歲,在問到為什么喜歡雜技時,她們臉上浮現出了興奮的神色,“我們每天都會練習基本功,包括壓腿、下腰、倒立、空翻等這些‘熱身工作’,練習倒立的時候幾乎沒有少于半個小時的。熱身完就會練習一些如‘空竹’、‘柔術’等節目,適當時還會加一些合體的項目。一開始也很累,現在已經習慣了!
“雜技這一行受傷是常事,剛開始練時,腳踝、手腕經常受傷,不過隨著技術的提高,受傷的次數也大大減少。13歲汪路媛的柔術是團里的一絕,長期的苦練讓她身體十分柔軟,可以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甚至在宿舍的雙層床上都可以自如地翻騰。她家是高密的,5隨時開始練習雜技,到現在已經有8個年頭了。
來自濟南的蔣興婕是團里的“女漢子”,她來雜技團已經4年了,她主要練習力氣,宿舍里姐妹們有搬不動的重物都會找她,她甚至可以徒手掰開密封的飲料瓶,在她的世界里從來都只有陽光,不管多大多大的困難,她的臉上一直掛滿微笑。
愿他們美夢成真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大家在舞臺上見到的只是演員們的光鮮,可是他們背后付出的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特別是像雜技演員這樣高危險性的表演,更是讓觀眾為他們的精彩節目鼓掌喝彩的時候多了一些敬佩和感動。今年3月份,山東雜技團的《蹬人》節目亮相《出彩中國人》,取得了極大地反響,并且今年4月份韓國“四月之春”藝術節上獲得了銀獎。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演員們的辛苦訓練。希望山東省雜技團的雜技事業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中能夠越走越好,也希望小演員們能夠得到和他們的努力支出所平衡的回報。愿他們美夢成真。
(新浪山東 丁海霞 許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