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姜言明 報道
本報泰安訊 從十多年前數量不足千尾,到目前60余萬尾,泰山螭霖魚野生資源已從根本上解決了物種滅絕問題。根據其產業發展規劃,今后3到5年內,泰安市將建設高標準養殖基地20個,年生產優質金螭霖魚100萬尾,螭霖魚及相關產業年產值達到3億元。
4月25日,泰安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泰山螭霖魚保護開發情況。根據泰安市2002年的野外調查,螭霖魚野生資源僅僅在泰山桃花源水溪中能夠見到,數量不足千尾。2005年市政府批準設立保護區,2008年農業部設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009年9月12日市政府首次在保護區組織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2010年列入國家瀕危物種保護“十二五”發展規劃,年增殖放流10萬-20萬尾,截至目前已累計增殖放流泰山螭霖魚60余萬尾,擴大了種群資源。
與此同時,為了搞好開發利用,2001年當地大力爭取省市財政對養殖戶進行扶持,每新建1平方米魚池補助300元,調動了群眾養殖積極性,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養殖場75家,年繁育魚苗140余萬尾。
據泰安市水利與漁業局副局長李旭光介紹,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螭霖魚產品品質下降、市場不規范等問題愈發嚴重。據最新調研,泰山螭霖魚養殖場所應在海拔270米-800米的泰山周邊,使用泰山上的活水。并嚴格使用活餌,即天然餌料。根據規劃,今后將逐步減少取締海拔270米以下養殖場所,進一步培植龍頭企業,促進泰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