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破解墓地貴:棗莊試點一元錢墓穴 至少管理20年
齊魯網3月25日訊 (記者 翁平亞)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報道,清明節臨近,墓地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墓地貴、殯葬價格高飽受詬病。為破解這個難題,棗莊市近日試點公益性一元墓穴。
最近,棗莊市龍泉公墓安葬了三位逝者。不以前不同,這三塊墓地,逝者家屬每人只花了一塊錢。龍泉公墓管理者王翠玲說,“現在已經有三個葬進去了,五保戶。他們的確很無奈,我就一塊錢等于你買的,所有的下葬,包括將來的管理,一切全都包括在內,最少是20年管理吧!
開辟一元墓穴區,為五保對象免費提供安葬服務。除此之外,龍泉公墓還試點設立了軍魂園和公益林,對安葬老革命軍人實行費用減免,對角膜、遺體等捐獻志愿者免費提供安葬服務。像龍泉公墓一樣,目前棗莊市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完成了68處公益性公墓選址工作,正在建設的有15處,其中有3處公益性公墓建成運行。
棗莊市市中區民政局副局長袁森說,“公墓又很貴,買不起、葬不起,我們想,一是對一元公墓這種公益性的,給他們支持,第二,各鄉鎮我們有做了些公益性公墓,費用就很低了。”
本臺特約評論員王育紅認為,棗莊市試點公益墓地還要在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宣傳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讓好事落地。
中國人自古就把養生送死等量齊觀,特別在農村地區,喪事上大操大辦的現象比較普遍。其實對很多人家來說是一種很沉重的負擔。許多人是礙于情面不得已而為之,實際上已經偏離了對逝者尊重的本意。棗莊實行的這種公益性墓地,應該是給這個問題制造了一個出口,提供一種更加文明、節約的喪葬方式。但是,由于喪葬觀念是長期形成的,改變未必可以短時見效,老百姓能不能順利接受,不是只省錢就能說服得了的,他還要看這種方式能否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同時還有周圍人的觀念是否接受等等。硬件建設完成了,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在宣傳上能否找到突破口等這些配套工作要跟上,才能真正讓好事落地,推動喪葬行為新風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