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擬在經濟圈內推進產業信息共享
□本報記者 劉彪
濟南在很多產業領域與周邊城市有著很強互補性,但相互之間物流合作相對較少。近日,萊蕪物流業主管部門率隊來到濟南,洽談建立兩地物流協作聯盟問題。事實上,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濟南已經有與周邊城市建立物流產業聯盟的設想。
司機心聲
去臨沂賺兩份錢去萊蕪一份
在藥山工業園附近一物流市場,很多大貨車司機在等活,一人準備運一批物資到臨沂,很多司機圍上去搶,另一人準備往萊蕪送貨,結果少人問津。"去臨沂劃算呀,那里物流業發展相對發達,送一車東西去,還能拉一車東西回來,賺兩份錢。"司機林先生說。
"這種現象每天都在發生。"濟南市交通運輸協會相關人士說,按理講,濟南與萊蕪更近,經貿往來應該更密切一些,實際并非如此。濟南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濟南與萊蕪在產業結構和性質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完全可以加強物流往來。
據介紹,濟南和萊蕪都是鋼鐵城市,分別有濟鋼和萊鋼,萊蕪有魯中、齊魯等鋼鐵物流園,濟南也有很多鋼鐵物流園,完全可以加強合作。
數字尷尬
園區各自為戰工業物流占三成
濟南是全國45條公路主樞紐、16個路網性鐵路樞紐和21個全國物流節點城市之一,是華東和華北、東部沿海與西部內陸地區客貨交流中心。
然而濟南物流業產值落后于青島和臨沂,排全省第三位。濟南工業物流產值僅占整個物流業產值的三成,而青島這一比例達到了八成。業內人士分析,這固然有多種原因,各物流園區各自為戰便是其一。
據介紹,目前各物流園區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中心和發布平臺,但多數都沒有聯網,也就不能共享。"試想,如果這些信息能共享,濟南貨車在開往萊蕪之前,就知道萊蕪也有一部分貨物要運往濟南,來回都有活兒,司機們就都愿意去了。"濟南市交通運輸協會相關人士說。
抱團發展
建產業聯盟實現圈內對接
在近日召開的濟南、萊蕪物流業發展對接會上,相關人士提出,經濟圈內融合,濟萊協作區要率先啟動,實現同城化,物流業作為互聯互通的行業,自然要搶先一步,首先建議建立兩地物流協作聯盟。
濟南一物流公司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規劃,濟萊協作涉及交通、通信、戶籍、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等5個領域同城化,而兩地物流協作首先是企業、園區的合作,可以實現共贏。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它們正準備組建經濟圈內的物流產業聯盟,實現圈內物流業市場、資源、資本、標準和發展對接聯盟,優化企業間資源配置,壯大產業整體實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聯盟一旦成立,將首先增強濟南物流業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使濟南年物流總額由2012年的1.3萬億增至10萬億元,同時增強圈內各城市互聯互通能力,實現區域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