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榕博
近年來,餐廚廢棄物管理問題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特別是一些地方出現用餐廚廢棄物提煉“地溝油”,經非法渠道回流到餐桌的現象,給食品安全帶來了嚴重的隱患。日前,省法制辦公布《山東省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規定,我省將嚴格規范餐廚廢棄物回收和處理,擅自違法收集、運輸、處置餐廚垃圾,最高罰3萬;將餐廚廢棄物交給非法回收者,最高罰2萬。
餐廚垃圾統一一處置專營專賣
草案主要對三種餐廚廢棄物作出規定,一是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殘余,二是食品加工廢料,三是廢棄食用油脂。
草案規定,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通過招標等方式,確定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企業,并與其簽訂經營協議,明確經營范圍和服務標準。未簽訂協議的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活動。
“每家有工商行政許可證的餐飲企業,都要與一家大型餐廚垃圾回收企業簽約。”省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換句話說,今后各地的餐廚垃圾處理,將實施專營專賣,由政府主導招標,有資質的回收企業擔任垃圾的統一回收和處理。
餐館可將“地溝油”賣給回收企業
省法制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地溝油”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價值,甚至可以變廢為寶,但此前的很多正規回收企業沒有做到有償回收,給非法的餐廚垃圾回收者提供了機會。
根據草案,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和個人單獨收集的廢棄食用油脂,由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企業按照廢棄食用油脂品質有償收購。這表示今后油脂回收將可以進行合法交易,餐飲單位還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行政首長負責,居委會也有監督責任
以往進行餐廚垃圾市場監管,曾涉及財政、公安、環保、商務、城管、工商等十幾個部門,監管一直受到職責不清等困擾。為此,草案明確規定:環衛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餐廚廢棄物有關管理制度,公布經許可的收運、處置企業名單,公布投訴電話等。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公安、城管、工商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餐廚廢棄物管理相關工作。
同時,草案明確了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職責,街道辦對環境衛生主管部門開展監管工作,應當予以支持配合。居民委員會對本區域內餐廚廢棄物管理違法行為,應當予以勸阻,并及時向環境衛生等部門報告。
“在餐廚垃圾處理中,我們要求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省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行政首長負責制將能統一協調多部門行動,將餐廚廢棄物管理納入政府和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
餐廚垃圾數量去向不建賬將被罰
草案不僅細化了餐廚垃圾處理流程,對非法交易的處理也作了詳細規定。其中,餐飲企業如果將玻璃、廢紙、塑料及其他生活垃圾混入餐廚廢棄物,未能建立相關臺賬,報告餐廚廢棄物的產生數量和去向,將被追責。將餐廚廢棄物交由未簽訂經營協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收集運輸、處置,將對單位處3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如果擅自從事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活動,將由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如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將被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