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青島11月23日新媒體專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羅爭光 高潔)“11·22”中石化原油輸送管線泄漏爆燃事故遇難人數23日已上升至48人,經不懈救援努力,事發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慢慢恢復!爸袊W事”記者通過實地采訪,對網友關心的問題和一些網絡流傳的說法進行了求證。
【網友提問:才用了3個月的輸油管道怎么就漏了?】據媒體報道,今年8月28日,山東黃島至濰坊輸油管道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13億元。一條使用了不到3個月的輸油管道怎么就發生了泄漏?是否存在工程質量問題?
【微博回應:原油泄漏管線已使用27年】中石化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回應稱,經現場認真核實,原油泄漏并爆燃管道系東黃復線管道,而不是黃濰管道。東黃復線管徑711毫米,1986年7月建成投產,管道長248.52公里,年輸油能力1000萬噸。所謂“投資13億、8月份剛剛投用”屬不實信息。
【網友提問:居民是否知道輸油泄漏】據媒體報道,從原油泄漏到爆燃7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居民是否知道有泄漏發生?在明知有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是否采取措施疏散群眾?相關救援工作是否及時到位?
【記者求證:“一直沒有人告訴我們出事了”】建安小區居民侯云貴:在早上8點多孩子上班時,我就聞到有氣味,我是修車的,一聞就知道是油味兒。但是一直沒有人告訴我們出事了,更不知道還這么嚴重。
青島海事局黃島海事處處長劉賢昆:膠州灣碼頭附近海域主要原油已被清理,目前主要是一些油花污染,有1萬平方米左右,清理難度較大。這一是因為它們是浮油,油膜很薄,很難圍控得住,二是因為海事部門接到報告是在事故發生幾個小時之后,耽誤了最佳的清污時間。
由青島市和中石化成立的“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燃事故應急指揮部”啟動一級響應,組織醫護專家,全力搶救傷員,并全面搜救事故現場人員。目前青島市中心血站備血充足,可以滿足救治用血需要。各項救治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全部傷員均得到了有效救治。
【網友提問:居民是否知道附近埋著輸油管線?】據媒體報道,初步查明是管線漏油進入市政管網導致爆燃,另外輸油管線明顯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險,卻緊挨居民小區。事故發生地區的黃島居民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街道下面埋著輸油管線?
【記者求證:已開展市政管網安全檢查】黃島居民杜先生:我大哥在此次事故中遇難。輸油管線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險,絕不該緊挨居民小區,我不知情,附近很多我認識的居民也不知情。
在齋堂島街經營福利彩票店店主劉沁(化名):爆炸發生時,我正在燒水,聽見響聲后,一開始還以為是誰家的煤氣罐爆了。要不是這次爆炸,根本就不知道地下還埋著這么多輸油管線。
根據輸油管道工程設計的有關規范,輸油線路要避開居民區,顯然與這次爆燃事故的實際情況不符。但有媒體報道稱,此次爆炸中心區域在上世紀末基本沒有什么建筑,不少居民區是東黃復線管道鋪設后才建起來的。
事故發生后,青島市政府已部署對全市市政管網進行安全檢查,確保安全。
【網友提問:空氣污染影響有多大?】22日的現場能聞到非常刺鼻的燃燒之后的氣味和摻雜著原油的氣味。消防官兵中有的戴了口罩,有的沒戴,救援仍在進行中。出事地到底有沒有空氣污染?對青島市區有無影響?
【記者求證:市民希望及時發布空氣質量】青島市環保局23日下午通報,據監測,“11·22”中石化原油輸送管道泄漏爆燃事故沒有對青島市區空氣質量形成明顯影響。此次事件對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無明顯影響,事發地周邊2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監測結果無異常。
記者23日上午在事故最為嚴重的黃島區北海家園社區附近采訪時,現場依然有較為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在黃島區其他地方,空氣的刺激性稍好,但也能隱隱感覺到一些刺激性,一些人咳嗽,喉嚨有刺癢感。一位青島市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及時公開空氣質量情況,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