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永明
□本報記者 李永明
20日,濟南市人口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孫君濤就生育新政對濟南的影響進行了解讀。另據國家衛計委解釋,如果“單獨家庭”第一胎生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那不適用此次新政。“單獨二胎”的新政應簡稱為“單獨兩孩”更為準確。
啟動時間>>
濟南需等待省級政策調整
濟南何時能夠啟動實施單獨兩孩的生育政策?“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雖然中央決定已經提出,但全國不設統一的時間表,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孫君濤表示,具體實施由各地依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委會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或作出規定為準。
孫君濤說,作為濟南市來說,無權決定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時間。因此,濟南啟動實施新生育政策的具體時間,應為《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改頒布或作出新的規定之日起。
孫君濤說,獨生子女是指本人沒有同父同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雙胞胎或多胞胎不是獨生子女。
調整背景>>
全市生育率1.45,低于全國
孫君濤表示,我國總和生育率目前為1.5至1.6,我市大約為1.45,如果維持現行生育政策不變,總和生育率將繼續下降,總人口在達到峰值后將快速減少。
孫君濤表示,2013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億。2012年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高達117.7,濟南為110左右。啟動實施單獨生育兩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增強家庭養老照料功能。
新政影響>>
啟動全市測算評估 引導市民避開高峰
據專家預測,單獨兩孩政策全面實施后,全國范圍內將影響1500萬-2000萬人。此次調整后,預計每年將多出生100萬-200萬個新生兒。孫君濤表示,以全國人口基數來看,對總人口影響不大,不會導致出生人口的大幅波動。
記者獲悉,對于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后,全市符合新生育政策的人數及因此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數,市人口計生委正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測算評估。
孫君濤表示,除進行科學的調研論證,濟南將積極引導群眾樹立理性生育觀念,盡量避開出生高峰,避免扎堆生育帶來的上學、就業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同時,對符合政策規定、要求審批二胎的群眾,將簡化程序,嚴格審批,提高辦證效率。“此次調整,并非意味著計劃生育放松。”孫君濤表示,實行計劃生育30多年來,我國累計少生人口4億多,我市少生266.7萬。但在當前,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壓力將長期存在。所以,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對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要繼續予以獎勵扶持;對違法生育的,要依法依紀予以處理。
養個孩子得花多少錢
0-3歲
●奶粉平均5000元/年●尿不濕平均1000元/年●衣服玩具5000-7000元/年……
3年約3萬元幼兒園(3-6歲)
●學雜費6000-7000元/年●伙食費(在家)約6000元/年●接種疫苗看病約1000元/年●衣服玩具5000-8000元/年……
3年約5萬元小學
●課本費110元/年;英、數等課外興趣班,5000元/年●伙食費約8400元/年●校服、文具費用另計……
初中
●課本費200-300元/年;英、語、數等課外興趣班5000-10000/年●伙食費約8000元/年……
高中
●高中學費(公費)1800-2000元/年;雜費約1000元/年●生活費500元/月●校服、文具、資料費用等支出另計……
大學
●文科平均學費9000元/年,理科平均學費10000元/年●在校生活費800-1000元/月●電腦、大件用具、往返車票、實習求職費用等支出另計……
16年約29萬元
兩點思考
1
“單獨”的你生“兩孩”吃得消嗎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牽頭組織的一項樣本數近萬人的調查顯示,符合“單獨”兩孩政策的夫婦中大約50%-60%愿意生育第二個孩子。但此前上海人口部門2012年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上海符合兩孩政策的家庭實際生育并不多。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試點“二胎方案”的山西翼城、甘肅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地的農村地區到現在生育率也全部低于1.6。翟振武說,不同的調查結果得出的結論存在差距,其實是因為生育意愿并不一定能轉化為生育行為。
據媒體調查,愿意生育兩孩的家庭除了出于傳統的“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功利性生育目的,不少是出于“希望孩子有個伴”“孩子給生活帶來樂趣”;而對于不愿生育的家庭,職場競爭激烈“不敢生”、生育觀念業已形成“不愿生”、生活成本的壓力大“生不起”,都是降低生育意愿的原因。上海白領周小姐說,高昂的生育成本讓她望而生畏,“花錢從懷孕就開始了,產檢加上生產住院的費用,接近2萬元;請月嫂一個月8000,,孩子一年的奶粉錢就差不多1萬元;送去幼托班一個月至少2000元……”
2
社會需做哪些準備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從全國來看,符合“單獨”再生育條件的夫婦總量不是太大,對部分符合條件人數較多的地區來說,可以采取倡導合理生育間隔、優先安排年齡較大的單獨夫婦再生育、做好再生育審批等,防止出生堆積。
上海大學教授顧駿指出,應對出生人口的增長,還要注重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等資源的合理配置,預防加劇看病難、入園難、升學難等問題。“伴隨著新一輪的人口增長,兒童醫院、幼兒園、公立小學等與孩子息息相關的社會資源如何調配,需要多部門形成合力,未雨綢繆,在生育未開始前就做好相應的規劃和準備。”
“生育成本不僅僅是通過經濟負擔去衡量的,還體現在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精力成本等多方面。”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指出,中國的生育水平多年來維持在1.5-1.6的水平,要將生育率提升到1.8-1.9的水平,解決年輕家庭的后顧之憂,應通過完善配套體系、捍衛職工權益等多重機制,分擔家庭的撫育成本。
(綜合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