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多銀行被曝為攬儲違規“買”存款
“現在儲蓄存款被分流得太厲害了,要完成攬存指標越來越難了。”面臨年底的存貸考核壓力,除了提升理財產品收益之外,不少銀行也使出了存款送禮品、貼息存款等招數,然而這些攬存的方式卻是不被行業規定允許的。
“在年底之前,我要完成100萬元的儲蓄存款業務,可現在才拉來30萬。”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王芳(化名)說,臨近年末出于存貸比壓力,各個銀行網點都要完成一定的存款指標,但由于理財方式的增加,不少居民存款都被分流了,今年的任務并不好完成。
由于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投資者的選擇多了,無論是理財產品還是基金信托,其收益率都高于存款利率。央行公布的數據也顯示,10月全國住戶存款減少了8967億元。
“定存利率最高只能上浮10%,單靠這個已經很難吸引到存款了。”王芳說,有不少銀行在年底都會推出存款送禮品的活動,存上一定數額的定期存款,就送購物卡或者毛巾、大米等實物禮品。銀行客戶經理為了完成任務,還會通過貼息存款的方式從外面買入存款資金。
記者了解到,存款貼息是指除去原有的存款利息外,銀行另外根據存款金額給儲戶的“利息”。“比方說活期存款的利率只有0.35%,但我們會拿1%-2%的利率給客戶來吸引短期的存款。”王芳說,從流程上來說,和普通存款一樣,貼息部分是中介付給客戶,一般存好后就會付,結款比較及時。貼息往往是針對百萬級的資金,根據資金量的不同,貼息利率也有差別。
“辦貼息存款往往要銀行自己貼錢,算是為完成指標而出的下策吧。”王芳說,對銀行來說,貼息存款也存在風險,儲戶收到貼息后有可能將賬戶中的存款再取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銀行人員有時會和儲戶簽訂相關協議。
記者從山東銀監局了解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相關規定,銀行不得變相提高或降低存貸款利率,不得支付或收取法定利息之外的任何禮品或額外費用。攬儲大戰中的貼息存款等違規行為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而且帶來了存款的不正常流動,增加了銀行的經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