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郭樹清從證監會主席轉任山東省代省長起,外界已經開始緊盯他主導下的山東新政,并預測向來雷厲風行的郭樹清將首先啟動金融領域改革。
果不其然。8月7日,山東省《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印制,并在隨后幾天下發。
據山東金融辦的消息,中央金融部門和企業將選派30名干部到山東掛職,山東省每個地市將配備一位懂金融的副市長,而山東省也將選派34名干部到中央金融部門和政府掛職。
從公開報道看,郭樹清上任后,不斷會見到訪的經濟金融界人士,此外,他主要將精力放在了地方調研上。他保持每周走訪一個地市的節奏,一份關于金融改革的文件也一直在醞釀中。
金融一直是山東這個經濟大省的軟肋。據山東省小額貸款公司企業協會董事長劉吉民介紹,山東省每百人中從事金融行業的有2人,而江蘇上海等地是6—7人。
《意見》提出到2017年年底,山東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要達到5.5%以上,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要達到12%以上。去年山東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3%,而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去年超過6%。
實際上,如果從經濟體積上看,山東省在全國名列前茅,但這只是量的積累,山東人覺得金融行業拖了經濟后腿。外界將山東省金融行業落后歸咎于經濟結構等原因。其中,最為詬病的就是山東的“大象經濟”。
在資源稟賦上看,山東省自然資源豐富,依此發展起了高耗能的鋼鐵、有色、化工、造紙等工業,并且貢獻了大部分GDP。大企業銷售額高,GDP拉動效應明顯,為官員們所喜好。
而金融機構也傾向于向大企業放貸,但是這種放貸產生的社會收益,在最近幾年飽受懷疑。不少受訪者認為,山東省GDP和江蘇省相差無幾,但是財政收入遠比不上江蘇,就是因為受經濟結構中高污染、高耗能的資源型企業比例過大拖累。
《意見》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郭樹清對市場的迷戀。
“他市場化主張很強,非常反對以政府有形之手代替市場無形之手!鄙綎|省金融辦一官員稱。郭樹清講究效率、說干就干。郭樹清的會風也與往不同,“他主持開會討論時,主張各抒己見,很少最后做總結。”
《意見》提出了“到2017年底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到20%以上”的目標,支持山東企業在國際市場直接融資,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另外,《意見》要促進更多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資,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性并購重組,提高山東上市公司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等。
據了解,山東本地的雙向掛職交流已經啟動,山東與中央金融主管部門和金融企業的雙向交流也已展開。山東省向中央金融主管部門和金融企業選派34名干部掛職,包括證監會等在內的中央金融主管部門和金融企業也將選派30名干部到山東掛職,每個地市將配備一名懂金融的副市長。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