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平度8月18日訊 (記者 盛堃 李兆輝)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對涉事司機郭曉剛被燒傷的真實性表示質疑,稱汽油沒有被點燃,無法對其造成燒傷。一些網友由此質疑醫院鑒定有問題,并本網報道真實性。8月12日、13日兩天,大眾網記者在平度市人民醫院病房采訪郭曉剛時,看到其左肩膀、左腹部及后背部分皮膚有深紅色創面,肩膀上較為明顯,創面顏色深且有水皰,平度市人民醫院對其初步診斷為“左肩胛腰腹燒傷”,為淺二度燒傷。今天,大眾網記者查閱了法醫的專業書籍,資料顯示汽油浸泡皮膚可引起燒傷。
近日,有部分媒體報道稱:“不少人對其(郭曉剛)‘燒傷’表示懷疑”,有的微博在評論郭曉剛病情時也稱“汽油不被點不會造成燒傷。”大眾網記者采訪郭曉剛時,他說,8月9日、10日他被拘禁在挖掘機駕駛室內時,張朋珂多次向他身上澆汽油,“一干了就澆”。8月9日,他所穿的上衣被汽油澆透,張朋珂一手緊抓著他的衣領。郭曉剛說,當時,衣服上的汽油味熏得他頭疼,感覺身上火燎燎的疼,后來他趁張朋珂松手的時候,把上衣脫了下來。金溝子村村民拍攝的事發現場的視頻也顯示,張朋珂在挖掘機駕駛室內曾多次向光著上身的郭曉剛澆汽油。(視頻見大眾網專題)
汽油究竟能否對皮膚產生燒傷,大眾網記者查閱了人民公安大學法醫出版社出版的《法醫損傷學》(第2版),本書在第十二章第五節——腐蝕性損傷中,對汽油造成的化學燒傷做了明確解釋,其中,能夠造成腐蝕性損傷的常見腐蝕性化學物質中就包括汽油。
在“常見腐蝕性物質及損傷癥狀”的第十三項,是這樣表述的:汽油為無色或淡黃色、易揮發、略有臭味的液體,主要成分包括石蠟、烯烴、萘和芳香族化合物。因汽油有溶解脂肪的特性,故在汽油浸泡后,使皮膚組織細胞膜磷脂遭破壞而引起細胞壞死,表現為皮膚脫脂、表皮松懈脫落、基底部暗紅、腫脹明顯等。汽油中的烴類經吸收后出現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復視、易激動、步態不穩甚至抽搐、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