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臨沂6月19日訊(記者 張帥)“假定某企業出現污水污染事故,工作人員通過實時監控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相關專家立即趕赴現場處置,如有污染擴散的危險,則立即通知相關河道閘口關閉河道閘門,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6月19日,在臨沂市環境監控應急指揮中心,一段模擬快速應急處理污染事故的演練視頻吸引了“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的記者們。臨沂市環境監控中心的快速反應能力和高端的監測水平讓在場的記者贊嘆不已。
據了解,成立于2009年12月的臨沂市環境監控應急指揮中心,總投資1800多萬元,高標準建設了融合有線通訊、無線通訊、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計算機輔助調度、信息技術網絡等多種高新技術,貫穿污染事故應急事件處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的環境監控應急指揮平臺。
目前,環境監控應急指揮中心在108家重點污染源安裝監測設備131臺,其中視頻監控51家企業,實現自動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在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口安裝自動監測設備;還在城區八個點位設立監測設備,掌握空氣質量狀況,實現監測站實時監控。
此外,檢測中心還在全市河流斷面安裝19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對全市重點河流的主要斷面、飲用水源地全天24小時自動監測(其中國家3個、省站5個、市站11個已建成9個),并建立完善的機動車尾氣監測系統,對機動車尾氣監測點進行在線實時數據傳輸。
為提高應急反應速度,指揮中心依托立體化的通訊手段,實現指揮大廳與事故現場進行實時信息交流,遠程指揮調度事故現場的工作人員,及時、妥善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對事故發生和處置情況按要求上報,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