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6月18日訊(記者 劉鵬)滿載渣土或石塊的重型貨車一路轟鳴著開上高架路,不僅讓開車途經的市民心驚肉跳,讓高架路也得抖一抖,而近年來國內多地發生的高架路坍塌事故更讓人們對大貨車開上高架路分外擔憂 。18日記者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為了遏制大貨車違法駛入高架路,交警部門會同市政部門對全市高架路進行調研,將實施城市快速路限高龍門工程,其中膠寧高架路將采取紅外、超聲波測高的方式抓拍違法貨車。
為保障城市快速路交通暢通及橋梁自身安全,遏制大貨車違法駛入高架路,市交警支隊會同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對全市高架路進行調研,計劃組織實施城市快速路限高龍門工程,主要涉及到的高架路就是膠寧高架路、杭鞍快速路這兩處高架橋梁,限高均為 2.9米。此外,鐵港立交橋現有的限高設施也將進行優化。據民警介紹,膠寧高架路、杭鞍快速路這兩處城市快速通道,其高架橋梁設計僅是供給小型車輛快速通行,目前除了小型車輛外,高架路全面禁止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貨車等車型駛入,特別是禁止重中型貨車駛入高架路,在高架路的各處入口,均設置了明確的禁令標志。
禁止重型車輛駛入高架路實際上已經比較明確,記者調查發現,在立交橋方面,鎮寧立交橋、海信立交橋、澳柯瑪立交橋、杭州路立交橋、萊鋼立交橋、雁山立交橋、登州路與大連路橋,入橋位置均有交通標志標明,車輛限制載重為 30噸,人民路立交橋、海爾立交橋、東李立交橋的車輛限制載重同樣為30噸;在高架路方面,杭鞍快速路目前全線限制載重30噸,膠寧高架路的鎮寧立交橋至海信立交橋段,限制載重為20噸,其他大部分路段也是限制載重30噸。據民警介紹,一般市區橋梁的使用年限是50年左右,而車輛超載對橋梁來說極具破壞力,超載對橋梁的損傷是積累性、不可逆轉的損失,長此以往會大幅降低橋梁的承載能力和安全性,此外,重型車輛轉彎時重心側移與橋面加重磨擦產生的剪切力對橋梁結構也有影響。
交警部門提醒廣大重中型貨車、客車駕駛員,兩條高架路均禁止大型車輛駛入 ,近期將開始施工,大型車輛駕駛員切勿抱有僥幸心理、圖方便省事而違法駛入 ,違法駕駛員將面臨罰款200元、記3分的處罰,如果造成設施破壞或損失,還將依法追究相關違法者的責任。
杭鞍快速路設置“三重門”包含提醒架
18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杭鞍快速路的南京路上橋口處,此時這處上橋口的“三重門”已經初步成形——在杭鞍快速路的東向西上橋方向,第一道門是一排高清監控,第二道門是高約5米的龍門,第三道門是在進入橋面的位置,有約 2.9米的限高桿 ,此時限高桿的立柱已經安裝完畢,橫桿尚未安裝。
柔性提醒架龍門高約5米,下方將懸吊軟性橡膠板,當超限車輛經過提醒架時,不會造成車輛損壞的橡膠板會刮蹭車輛,警示司機已經超高,同時,配合高清監測監控卡口,對強行闖入快速路、造成設施損壞的車輛進行抓拍,追究其責任。
膠寧高架路八處設高清抓拍
據民警介紹,交警部門將在膠寧高架路的云南路、熱河路、萊蕪一路、登州路、廣饒路、桑梓路、海信立交橋、福州路八處上橋入口處,安裝新的高清抓拍系統,并在該系統上加裝紅外或超聲波測高的監控卡口,抓拍超限車輛,這一系統還將并入島城的智能交通系統,用智能化交通卡口來代替傳統的限高設施。
鐵港立交橋硬質限高設施進行優化
據民警介紹,鐵港立交橋建于1986年 ,建成年代較早,設計荷載偏低,交警部門對鐵港立交橋硬性限高設施進了六項優化。其中包括將現有的基礎尺寸為1.6m 的提醒架改為1.0m ,最大限度地降低基礎施工對現場管線的影響等。
文/圖 記者 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