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七點多,第三海水浴場的環衛工楊師傅像往常一樣準備打掃沙灘,當打掃到浴場更衣室附近的時候,他發現一片綠色的滸苔里面起起伏伏的纏著一個黑色的物體,老楊擔心會不會是一個溺水者?隨后他挽起褲腳下海去打撈。來到近前,一股惡臭把老楊差點熏倒,原來這個黑色的物體是一具腐爛的鯊魚的尸體。
青島第三海水浴場成片滸苔里藏著條腐爛鯊魚(圖)
青島第三海水浴場成片滸苔里藏著條腐爛鯊魚(圖)
青島第三海水浴場成片滸苔里藏著條腐爛鯊魚(圖)
老楊找了根繩子,系住鯊魚的尾鰭拖上岸,由于海里和岸上還有不少沒有清理的滸苔,他把這條一米多長的鯊魚拖上岸可費了不少力氣。岸上就圍了不少看熱鬧的人。老楊捂著鼻子仔細一看,這條鯊魚的頭部已經不見了,再加上尸體已經高度腐爛,外皮大部分也已經不見了,老楊和眾多圍觀的人也沒法確認是哪種鯊魚。
這時有市民說:“會不會是滸苔把鯊魚纏死了,然后它就順著洋流漂到了這里?”老楊也不知道怎么解釋,他心想鯊魚臭了也不能食用,雖然有點可惜,但還是扔進了垃圾箱。“可惜這條大鯊魚了。”老楊告訴記者,這幾天隨著滸苔一起飄過來的海洋生物還真不少,17日那一天他就撿了四條“八帶”,回家用開水燙熟了,涼拌著吃味道還不錯。可是為什么海洋生物會隨著滸苔一起上岸?這個問題老楊也不知道。
雖然這只鯊魚只是一個高度腐爛的尸體,但是由于是在浴場上發現,還是讓人比較緊張的。記者隨后咨詢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劉靜女士,她告訴記者,青島周邊海域的鯊魚多以皺唇鯊為主,成年的皺唇鯊體長大概在一米左右,是比較溫和的一種鯊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由于這條鯊魚體型目測也在一米左右,所以也不排除是皺唇鯊的可能。
“但是青島七十年代也曾經發生過鯊魚襲擊人的事件,并且導致被襲擊者死亡。所以也不排除近海有攻擊性鯊魚的可能性。”劉靜表示,從東南沿海隨著洋流長距離覓食的鯊魚多半具有攻擊性,所以夏天還是盡量在有防鯊網的浴場游泳。文/圖 記者 李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