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啟動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計劃
150個社區三年招聘150名大學生
威海新聞網訊(記者 王玲)日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我市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再用三年左右時間,全市所有農村社區基本實現每個社區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就業。
為進一步拓展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渠道,我市將采取高校畢業生參加服務基層項目和公益性崗位招用等多種形式,引導高校畢業生積極到社區就業。自今年起,我市將在“三支一扶”招募計劃中設立“社區服務”崗,在全市范圍選定150個社區,按照每個社區一名大學生就業的目標,分三年招聘150名大學畢業生。同時,我市將根據當年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規模,開發設置適當數量的高校畢業生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面向省內高校應屆和威海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專科以上學歷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
為讓表現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在社區實現長期就業,我市將鼓勵他們依法通過選舉進入社區“兩委”班子,鼓勵擇優按一定比例轉為合同制社工;鼓勵他們報考鄉(鎮)、街道所屬事業單位招聘崗位,享受當年“三支一扶”服務基層項目同等優惠政策;對有自主創業愿望的,按照規定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創業指導、跟蹤輔導等“一條龍”服務;在工商注冊登記和稅收方面享受國家規定的支持就業、自主創業、新辦企業等優惠政策。
《關于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計劃的實施意見》解讀
■ “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我市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就業
■在全市“三支一扶”計劃崗位總數內,拿出一部分崗位單獨設立“社區服務”分項
■招募范圍為省內普通高校應屆及擇業期內未就業的畢業生、省外普通高校應屆及擇業期內未就業的山東生源畢業生
日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自今年起,在全市范圍內首先采用設立高校畢業生社區服務計劃、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招用等形式,啟動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計劃。“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我市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在此基礎上,再用3年左右時間,全市所有農村社區基本實現每個社區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就業。
3年招募
150名大學畢業生
自今年起,我市將高校畢業生社區服務計劃列入全市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基層服務項目,每年在全市“三支一扶”計劃崗位總數內,拿出一部分崗位單獨設立社區服務分項。按照公開崗位、自愿報名、考試考核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組織實施。服務期限及相關優惠扶持政策與其他“三支一扶”項目一致。
招募范圍為省內普通高校應屆及擇業期內未就業的畢業生、省外普通高校應屆及擇業期內未就業的山東生源畢業生。原則上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適應社區社會管理、社會服務需求專業的畢業生。往年已經被錄取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和已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不得再次報考社區服務分項。
據了解,從事社區服務高校畢業生在崗期間與當地其他“三支一扶”人員享受相同標準的工作生活補貼,并統一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從事社區服務高校畢業生經考核合格服務期滿后享受與當年其他“三支一扶”服務基層項目同等優惠政策,其中,考核合格服務期滿后3年內,在公務員招考中享受服務基層項目畢業生定向考錄政策;報考省、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事業單位選聘考試的享受當年“三支一扶”服務基層項目的優惠政策。
“我們在全市選定了150個社區,按照每個社區一名大學生就業的目標,分三年進行招募。今年的招錄崗位正在征集中,待崗位確定后,就按照‘三支一扶’計劃進行招錄。”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服務公益性崗位
幫助困難畢業生就業
針對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我市將通過社區就業這一渠道,發揮公益性崗位作用,做好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
崗位設置上,我市將根據當年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規模,開發設置適當數量的高校畢業生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面向省內高校應屆和威海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專科以上學歷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年齡一般不得超過30周歲。
招募對象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持有《山東省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卡》《特困家庭優待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零就業家庭等有效證明的畢業生可第一輪次優先招募;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后滿一年沒有實現就業的可第二輪次優先招募。若第一輪次或第二輪次報名人數超過崗位需求數,可按優先順序組織筆試進行選拔。
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的最長期限為3年,每人只能享受一次。鼓勵高校畢業生在崗期間通過積極求職實現長期穩定就業,從事公益性崗位時間在重新就業后計算為工齡。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所需費用可從各級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屆時,我市將與擬招募人員簽訂《山東省高校畢業生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協議書》,在崗期間提供基本的工作、生活條件。試用期3個月,按年度進行工作考核,對試用期和年度考核不合格者終止其從事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資格。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期滿后自主擇業。
多重鼓勵政策
讓優秀畢業生扎根社區
為讓表現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在社區實現長期就業,我市此次還制定了一些創新性政策,鼓勵他們扎根社區,服務社區。
對于在從事高校畢業生社區服務計劃崗位、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期間表現特別優秀的,我市鼓勵依法通過選舉進入社區“兩委”班子,鼓勵擇優按一定比例轉為合同制社工。轉為合同制社工的由用人單位或人力資源代理機構與其簽訂聘用協議或勞動合同,并建立正常的增資機制。
從事社區服務計劃的高校畢業生經考核合格服務期滿后,鼓勵其報考鄉(鎮)、街道所屬事業單位招聘崗位,享受當年“三支一扶”服務基層項目同等優惠政策。
畢業生在社區服務滿一年以后,可依據國家相關政策申報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評審或考試,由所在市區人社部門按要求統一申報,基層工作年限計入從事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
對愿意留在當地就業的,我市將為其免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對有自主創業愿望的,按照規定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創業指導、跟蹤輔導等“一條龍”服務;在工商注冊登記和稅收方面享受國家規定的支持就業、自主創業、新辦企業等優惠政策。
(記者 王玲 通訊員 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