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簽署的拆遷協議,現在還沒有回遷,過渡費沒有及時發(fā)放我們生活很困難。”“啤酒街上飯店占路經營的很多,逼得行人和車流擠在一起……”5月20日上午,市北區(qū)區(qū)長張杰做客行風在線,就拆遷補償等問題和居民交流。對于泰山路拆遷戶反映的過渡費沒到位等問題,他現場承諾六月底之前協調有關部門發(fā)放到位,該項目會在2015年確保回遷。還有居民反映麥德龍附近有400平方米違法建筑沒有拆除,張區(qū)長現場辦公,要求三個月之內拆除。
3000多套保障房都已公示
“我們去年4月份提交的保障房申請,一年多了還沒有解決……”5月20日上午,有一名“80后”市民向張區(qū)長反映稱,自己收入不高,結婚后沒有房子住,一直沒敢要孩子,“河馬石附近有一處公租房,這個項目有多少套,租出去多少套,現在的閑置房子有多少等我們都想知道,希望各方面都能透明公開。我們是否可以去享受河馬石的保障房?”
對于這個問題,張杰表示,這涉及到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和區(qū)開發(fā)局,他將會和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溝通,一周之內解決問題。張杰表示,河馬石公租房的情況在一定時期內會進行公示,居民反映的問題他們也將盡快解決。至于市北區(qū)今年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情況,張杰稱2013年的保障性住房有3000多套,都已經按照程序做了公示。
六七月份集中整治啤酒街
一位家住登州路啤酒街的市民打電話反映,現在規(guī)定任何市民和商戶不得隨意占道經營,但青島啤酒街每到夏天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名女士反映稱,登州路是單行線,車流量比較大,一到夏天商戶就占用人行道經營,行人基本“無路可走”。“反映多次也沒解決,行人只能到機動車道上走,很不安全,尤其是下雨天,車一開過,水就會濺到行人身上。”
對于居民反映的這個問題,張杰表示,每到夏季的確有占路經營的現象,也曾經治理過但總有反復。“我們初步和相關部門達成共識,利用六七月份進行集中整治,包括啤酒街還有南山市場、臺東商圈等占路經營的燒烤等,先規(guī)范起來,再進行強制性約束,今后要從長效機制上下工夫。”另外,他也表示,要多聽群眾的意見,將監(jiān)督和整治結合起來。
現場要求仨月內拆除違建
還有一位居民反映稱,市北區(qū)麥德龍大門北邊有個汽車服務中心,居民調查是違法建筑,但是一直沒有拆除。“這個汽車服務中心的洗車水隨意倒,也沒有下水道,我家孩子就不小心滑倒了。我去店里找他們,發(fā)現什么手續(xù)都沒有,連營業(yè)執(zhí)照都沒有。”該居民反映,街道辦已經對其下了拆除通知書,但是汽車服務中心一直沒拆。
對于居民的訴求,張杰說,這種事情一定要嚴肅查處。而在結束訪談后,張杰就帶著城管執(zhí)法局和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了調查。經過調查發(fā)現,這處叫“心琪汽車服務”的建筑有400平方米,存在一年多了。今年4月中旬,街道辦就對其下達了拆除通知書,結果負責人一直不露面。張杰表示,這個事情要在3個月之內處理,如果汽車服務中心不自己拆除就采取強制措施拆除。
拆遷補償和過渡費該發(fā)一定發(fā)
家住無棣路5號的一位居民向區(qū)長反映,他們的老房子是在2005年下半年拆遷的,選擇的是貨幣補償,當時就欠了他們一部分錢。“2010年我就反映過這個問題,當時給出的答復是蓋好房子就把錢補給我們。”該居民說,從他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房子已經封頂了,開發(fā)商一直答應要給,但是這部分資金一直沒有到位。
聽到居民反映的情況,張杰表示,“我了解到的情況是工程主體封頂正在裝修,預計明年要回遷。”張杰說,他們下一步要督促開發(fā)企業(yè),“補償款沒到位的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好。”
有居民反映稱自己是泰山路吉林路片區(qū)的拆遷戶,2009年4月份簽署協議,現在過渡期到了但是沒有進展,有的拆遷戶拿到了半年過渡費,有的沒有拿到。“這個工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有沒有盼頭?還有就是補償標準都是老的,很多鄰居搬出來后都住在筒子樓,日子過得很苦,補償標準能提高嗎?”
對此,張杰表示,這么長時間在外面過渡很不容易。“這個項目涉及到1400多戶,分為南北兩區(qū),南區(qū)正在開挖,按照現在這個進度,應該到2015年底可以回遷。”此外,他表示,在北區(qū)還有一些沒有拆遷,他到現場看過,也見到了開發(fā)企業(yè)的董事長。“過渡費的問題,我們會讓開發(fā)企業(yè)千方百計籌集資金,6月份督促該發(fā)放一定發(fā)放。”張杰說。對于賠償標準問題,他表示,在新的《征收與補償條例》出臺之前拆遷的居民,無法按照新標準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