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孫曉偉)“這些膠囊都是用工業明膠制作的,屬于有毒有害產品,需要進行無害化銷毀……”5月9日上午,在濟陽一家無害化處理公司,760箱約8.6億粒毒膠囊、49690盒假藥,共計近10噸被濟南警方收繳的各種假劣藥品在熔爐里集中銷毀。
據了解,“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濟南警方共偵辦各類“四黑四害”案件390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86人,其中涉及食品、藥品、農資、建材等民生問題的案件166起,抓獲各類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嫌疑人405人,搗毀“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黑窩點”779個,案值高達6.56億元。
9日上午,在位于濟陽的濟南市環境保護固體廢物綜合處置中心車間內,在轉動的回轉窯前,大量被收繳的膠囊、藥品、保健品堆積在一起。“像這種看似和正常藥品一樣的膠囊其實由工業明膠做成,而合格的膠囊應該由食用明膠制作,食用明膠是由動物皮質熬制成,價格較高,而工業明膠則由廢舊皮革熬制,價格低廉……”現場一位辦案民警介紹,這種用工業明膠制作的膠囊是名符其實的“毒膠囊”,工業明膠含有重金屬,有毒性,人食用之后,毒性物質蓄積體內,長期可致癌。記者了解到,警方自2010年以來查獲的假劣藥品都保存完好,這些藥品有的屬于毒害物質,處理不好容易產生二次污染。為安全、無害銷毀這些假劣藥品,警方將查獲的9.9噸假劣藥品,共計760箱8.6億粒毒膠囊,49690盒假藥全部拉到無害化處理車間進行集中銷毀。
負責銷毀的山東騰躍化學危險廢物研究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巍東介紹,所有的偽劣藥品在回轉窯內經過高溫焚燒,幾乎剩不下廢渣,即便是有些許廢渣也會繼續進行無害化處理,而焚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將通過無害化處置從而達到達標排放,“每天的處理能力在150噸左右,平時主要是處理化工廠的廢渣、農藥廢渣、制藥廠的藥品以及廢油漆等,產生的少量爐渣將可作為建材原料回收利用,而余熱也可以再利用。”
目前,山東全省只有濟南、青島兩處大型針對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設備。各種危險、劇毒垃圾在經過上千度的高溫燃燒和尾氣處理后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少量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