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環澤 張大東 劉鵬 報道
本報棗莊訊 4月21日,早上7點半,嶧城區榴園鎮大明官莊村婦女褚福鑾做好早飯,兒子上學,自己到村里的生態農業發展公司上班,丈夫則在兩公里遠的鎮上的電子廠上班。下午5點半,夫婦倆回到家中,一家人吃飯,輔導孩子功課。這和3年前在杭州打工的生活有了本質區別。
褚福鑾是嶧城區農業轉移人員就近就業的一位受益者。記者采訪了解到,大明官莊是嶧城區較早實施土地流轉的典型社區,失地群眾由于受到生產、生活的限制,不愿意外出務工就業,想在家門口就業,但沒有合適的機會。嶧城區著眼于推進城鄉統籌,創新成立了大明官莊農民就業協會,主要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創業問題。
針對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人員不同情況,該區還廣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能就業等培訓項目,2012年至今,共幫助5620名農業轉移人員實現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