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沙元森
客車司機宋洋在昏倒前的瞬間,忍著劇痛把車輛安全停靠在應急車道上,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重大事故。作為一名年輕的司機,他表現出了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相比于讓人蕩氣回腸的“英雄曲”,這首令人垂淚的“凡人歌”唱出了質樸的愛和美。
面臨突來的病痛,宋洋在那短暫的兩分鐘內,未必意識到自己將遭遇怎樣的人生劇變,但是他以職業本能,流暢地完成了安全駕駛的規范操作。在那一瞬間,無論他想或不想,安全大于天的觀念已經在支配著他。這就是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具體體現。和忍著劇痛停車保護乘客安全的浙江司機吳斌一樣,宋洋也無愧為“最美司機”。
如果宋洋再次醒來,以他的性格和為人,聽到這樣的贊譽可能會謙虛地說,都是自己應該做的。做自己應該做的,看似很簡單的要求,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意義非凡。它要求每個公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甚至要不惜犧牲自己。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英雄,即便如此,他認為國泰民安的首要條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這句話在今天的解釋就近于職業道德建設,具體的要求就是醫生堅持救死扶傷,記者杜絕弄虛作假,法官不忘秉公執法……
職業技能或許可以熟能生巧,但職業道德通常很難通過簡單的教程來塑造。現在看來,宋洋挽救全車乘客的關鍵兩分鐘,就是他平時為人做事的延續,只不過這種美平時深藏于內,在那一瞬間顯現于外。如果每個人都能堅守這種平凡質樸的美,無論這個社會發生怎樣劇烈的轉型,都不會滑向道德懸崖。
曾經一段時期,很多人為社會的“道德滑坡”憂慮重重,但是真正能從自身反思并從自我做起的未必有很多。假如每個人都能珍視自己的職業角色,這個社會就不會出現那些無底線的事情。我們重溫宋洋的“凡人歌”,不僅是表達贊嘆,更要把他對職業的熱愛內化為我們的生命本能,為社會打下更堅固的道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