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片 見習記者 秦聰聰
“課間一包”、“恐龍蛋”、“媽媽龍須面”、“牛肉干”、“香菇肥牛”、“留香展翅”、“北京烤鴨”、“牛仔棒”、“東西南北中”、“紅燒魚排”、“番茄果園”……一到放學時間,省城一些小學周邊的小店、攤位就會紅火起來,走出校園的小學生們紛紛拿著零花錢來選購這些他們喜歡的零食。這些名目繁多的零食有花花綠綠的包裝,吃起來更是夠味兒,而且售價才五毛錢。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零食中不乏“三無”產品,看似規范的包裝其實問題不少。
小零食五毛一袋頗受孩子們歡迎 學校周邊的文具店小商店以及攤位通常都有銷售
3月8日下午4點左右,濟南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的學生們陸續排著隊走出校門。
一個身形高高瘦瘦的女生揪著來接她回家的老人的衣角,嗲氣嗲氣地說道:“爺爺,給我一塊錢,我要兩包‘香菇肥牛’!”老人笑瞇瞇地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塊錢,而小女孩拿到錢后跑向了離校門口不遠處一家文具店。記者看到,店外的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包裝五顏六色的小零食。
離貨架不遠處的墻角邊,三個男生正聚在一起分食一包“紅燒魚排”。貨架前圍著一些小學生,他們手里都捏著幾塊零錢,專心挑選著自己喜歡的零食。記者走近貨架,隔著包裝就聞到這些零食散發出的濃重香味。
市民吳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成成(化名)在舜玉小學讀四年級。按說離家挺近,沒必要接送孩子,可吳女士天天這個點往學校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據介紹,之前成成經常用零花錢來買校外賣的“辣條”等零食,回家之后就不愛吃飯了。“不給零花錢又不行,給了他就用來買這些不衛生的零食。”吳女士只好采取“盯人戰術”。
據記者了解,現在很多小學生手里都有零花錢,大多用來買零食吃了。這也就是學校附近的小賣部、攤點生意紅火的原因。在孩子們中間最流行的是“辣條”、“辣片”等調味面制品、果脯、飲料、膨化食品等,這些零食名字五花八門,包裝有些粗糙,但色彩艷麗,味道以甜和辣為主。因為價格一般是每袋5毛錢,它們也被稱作“五毛零食”。
記者先后走訪了解放路第一小學、十畝園小學、棋盤街小學、甸柳小學、山東省實驗小學、經七路第一小學、舜玉小學、勝利大街小學、濟南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堤口路小學等,發現這些學校周邊都有一家以上的文具店、商店、攤出售“五毛零食”。而在一些少兒英語培訓學校的樓下商店,也有這樣的“五毛零食”出售。
批發價3毛2分,量大還可以再便宜 段店批發市場至少有4家批發商,要貨的多是熟客
這些小零食到底來自何處?在采訪過程中,多數商家對此諱莫如深,但也有商家表示:“去批發市場看看吧!”
經人指點,記者10日下午來到了位于省城西部的段店批發市場。剛下公交車,就看到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騎著三輪車呼嘯而過,車斗里則載有五個大紙箱,上面寫著“牛仔棒”、“香菇肥牛”、“龍蝦肉”等字樣。
在一處出入口,記者發現一家批發麻辣食品的店鋪。這家店內的貨架顯眼處擺放的都是一些麻辣熟食,兩名店員正在忙著打包。記者走近才發現,他們打包的正是廣受小學生歡迎的“課間一包”。“這是別人預訂的,你要是想要,去那邊先看看。”一名店員告訴記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貨架邊的地上堆著很多諸如“課間一包”、“野山椒辣子雞”、“紅油鳳爪”之類麻辣味道的調味面制品。
一位經營糖果批發生意的中年女士告訴記者,零食批發都在市場的三區和四區,而這些小零食必須仔細找才能發現,因為“一般都是熟人拿貨”。隨后,記者來到三區和四區,發現集中批發這種校園周邊“五毛零食”的商店至少有四家,他們有的將大包零食露天擺放,有的則滿滿當當地擺在店內貨架上,辣條、糖果、果脯、膨化食品、飲料種類繁多,一應俱全。
經過詢問,記者了解到,這些校園周圍賣價5毛的零食批發價是3毛2分,一般是50小袋裝一大包,批發價16元。有些商家承諾,如果批發量大,價格還可以再低些。
聽說記者想自己開店,一名老板娘終于有了些熱情:“我說看著你眼生呢!這些都是小孩愛吃的,銷量沒問題,很多在小學周圍開店的熟客都從我這里拿。你進貨3毛2,量多還能再便宜些,回去賣5毛,肯定能賺錢!如果以后咱熟了,你拿得多了,我還可以給你送過去。”
記者在店內走了一圈,她也一直跟在記者后面,寸步不離。當記者詢問這些食品是否安全和進貨渠道有無保證時,老板娘有些不耐煩地擺手說:“那么多人吃了都沒事,你放心賣就行。”見記者沒有當天“拿貨”的意思,她遂以有事要出門為由,將記者“請”了出來。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竟然不存在 包裝上還有“QS”編號,一查詢就很可能撲個空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先后買了20袋小學生喜歡的零食,這些產品的名目有“恐龍蛋”、“課間一包”、“媽媽龍須面”、“牛肉干”、“留香展翅”、“牛仔棒”、“東西南北中”、“紅燒魚排”、“番茄果園”等。記者注意到,這些零食多產自河南、四川等地的鄉鎮、農村,包裝制作粗糙,有一些非真空包裝的袋子上還滲出了油脂。
這里面除了少數產品屬于標準的“三無”產品,如名稱為“東西南北中”的“辣條”,其他品種的包裝看起來都挺正規,上面印有配料、廠家名稱、廠家地址和QS認證編號等,但經過記者驗證,卻發現問題也不少。
國家規定,獲得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其生產加工的食品經出廠檢驗合格的,在出廠銷售之前,必須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包裝上標注由國家統一制定的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編號并加印或者加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QS”。記者登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網站進行“食品生產許可信息查詢”發現,在這20包零食中,有半數以上的QS編號查詢不到。
隨后記者撥打包裝上印著的廠家電話時,卻很少有能打通的,標識為“全國免費服務熱線”的電話號碼也提示說“對不起,無此業務號碼”。
記者隨機拆了幾包“辣條”,一口咬下去,辣中帶甜,口味較重。記者發現,雖然這些“辣條”的名字不一樣,但味道卻差不多。而且,這些零食無一例外地沾滿油和辣椒,殘留在空氣中的味道更是彌久不散。
通過對比這些“五毛零食”的配料表和食品添加劑目錄,記者發現,所謂“肥牛”、“辣子雞”等聞起來有肉味的零食,其實都是面粉、食用油、辣椒、味精等食材和食品添加劑制作而成。一袋凈含量約30g的零食中,包含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少則5種,多則11種,其中,比較常用的是阿斯巴甜、丙酸鈣、脫氫醋酸鈉、甜蜜素、脫氫醋酸鈉、山梨酸鉀、色素等。
◎部門反饋
工商曾多次治理 歡迎市民進行舉報
記者將了解到的“五毛零食”的相關情況反映給了濟南市工商局。
濟南工商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五毛零食”確實是消費者尤其是學生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也曾有過多次專項行動治理;市民如果有相關線索,可以直接向當地工商所進行舉報。
◎專家說法
安全性有待考察 過量食用影響發育
3月11日下午,記者采訪了山東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藺新英教授。藺教授介紹說,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原則上應該食用讓人安全、放心的食物,在選購零食時要看標簽、看品牌。目前來說,一般大型超市內所售的食品都可以溯源,追溯其產地等基本信息,相對來說比較安全,而現在市面上的“五毛零食”,雖然可能味道很受小學生歡迎,但其食品原料、生產過程的規范性都有待考察。
藺教授建議,孩子們盡量不要食用這類小零食。
藺教授還告訴記者,國家對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數量有明文規定,如果超出規定的適用范圍或超過一定的數量,則可能會影響人們的肝、腎等功能,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兒童飲食要特別注意營養搭配,必要時可以輔以少量零食,但絕不能過量;如果孩子因吃過多零食而耽誤正常飲食,則會影響其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