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用蒿俊閔入替受傷的鄭錚之外,庫卡派出了客場完勝富力的原班人馬,但贏球的感覺和運氣并沒有延續,魯能在家門口以0比0悶平貴州人和。本賽季至今,魯能連踢兩場以上“臭球”的情形屢見不鮮,不能連贏兩場好球的魔咒卻依然不曾打破。
3天前,魯能的這套班底何以取得客戰富力的大捷?關鍵是,當時排名中超積分榜第三、曾經在廣州德比中擊敗恒大、正處于上升勢頭的富力,自認為實力比魯能更強,有更大的把握贏球,且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比賽一開打就全線壓上、形成自己攻魯能守的局面。而庫卡起用的前場4名攻擊手里包括張文釗、劉彬彬、呂征3匹快馬,正好發揮其速度和突擊之長,屢屢上演打主隊后防立足未穩之好戲,3個進球都是這樣完成的。
而回到濟南迎戰人和,魯能的角色與客隊顛倒了過來。人和亦屬強隊,上一輪剛剛逼和恒大,不過客場作戰,對方又是身價和排名均高于自己的魯能,所以人和鐵了心甘當弱者,收縮防線打魯能的反擊。如此,魯能的3匹快馬悉數登場,蒙蒂略的居中調度也無變化,可是從快反改攻陣地,失去了沖擊的空間,張、劉、呂3人的速度、突破無從施展,魯能重又陷入陣地戰無計可施的尷尬。
這一賽季打到現在,魯能在亞冠和中超共踢了20場比賽,其中可圈可點、被認為與其身份和能力相符的只有3場,即亞冠客場3比1大阪櫻花、中超客場3比0北京國安和客場3比1廣州富力。其余17場,他們不是輸得很難看,就是盡管沒輸甚至贏了但過程難以令人滿意。有意思的是,這3場好球全在客場,而且另一個共同特點是控球率明顯低于對方。也就是說,雖然身價最高的魯能放不下架子打防反,然而他們打出的好球都是防反的杰作。相反,控球率占優、自己主攻對手主守的比賽,魯能反倒無法表現出正常水平。
這似乎可以初步解釋魯能不能連踢兩場好球的現象。每當踢出好球,庫卡都希望好運能夠繼續,下一場比賽他基本上會使用相同的陣容,期待重演同樣的場面和結果。可惜,魯能能踢防反的機會太少了。主場不能防反,遇到比自己弱的對手不能防反,那么,就只剩下對手既比自己強、又在客場的比賽可以踢防反了。算來算去,只有客戰櫻花、國安和富力這3場球了,魯能全打了防反,全漂亮地贏了球。
可見,漂亮地戰勝富力后,回到主場便難以在人和身上復制3天前的打法,這一點,庫卡賽前就應該有所預判。既然不可能打出對富力相同的戰術,就不一定死板地沿用相同的陣容。張文釗、劉彬彬在兩翼的突破傳中仍然是必要的,但中間理當有韓鵬這樣的高點,再用呂征就是揚短避長了。當然,下半時庫卡派出了韓鵬,卻為時已晚,隊友們久攻不下之后,心氣“一而鼓,二而衰,三而竭”,已經很難集中精力組織起有效的進攻,極少能把球輸送到韓鵬這個支點的頭上或腳下。
陣地戰確實難打,可辦法還是有的。打反擊時就是打速度、打空檔,而打陣地戰就需要進攻方式和節奏的不斷變化,讓對方不適應,才會露出破綻。遺憾的是,魯能始終用一種節奏和類似的方式攻堅,人和很快就習慣了,守得相當從容。如果講在對方門前創造出的破門良機,反擊打得非常堅決的人和還要多于魯能。
魯能的進步,在于整體防守的意識提高了,中后場隊員助攻后的回防更加積極,前場隊員丟球后的就地反搶也做得比過去好,在人和的犀利反擊下力保城門不失。
聯賽間歇期終于到來了。庫卡還有時間去思考魯能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愿他思有所得。
讓我們暫時忘記中超,迎接世界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