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亞冠、一場中超,庫卡都帶著19人出征客場,除了在個別位置上進行微調外,其他人選基本沒有變化。按照庫卡所言,經過多場比賽的磨合后,他希望讓主力陣容盡可能固定下來,不過與泰達隊賽后,庫卡又表示會逐漸給板凳球員上場時間。
對于任何一名教練而言,用人標準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狀態”,而日常訓練就是球員展示自己競技狀態的最好機會。目前,魯能一線隊的球員數量達到33人,這也意味著至少14人無法進入常規輪換陣容,競爭的殘酷性無需贅言。
四月份魯能要踢9場比賽,亞冠和中超交叉競逐,一套陣容無法應對如此密集的賽程,陣容輪換勢在必行。在某些場次中,主力球員肯定會輪休,板凳球員的機會也就隨之而來,要想達到庫卡要求,首要一點是在訓練中表現出良好的狀態。
面對“僧多粥少”的輪換名額,魯能隊員都“殺”紅了眼,特別是那些最近沒有隨隊出戰客場的替補,在訓練中格外賣力。昨天,庫卡把所有隊員分成三組進行半場擂臺賽,丟球的一方被替換下場,他本人親自當裁判。每個人都想盡可能地留在場上,所以拼搶非常激烈,人仰馬翻的場景時常出現。
俱樂部總經理劉宇、常務副總董健的現身也讓競爭升級。訓練時隊員們的身體沒有異樣,但是訓練結束后,不少人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趙明劍把襪子一脫趕緊找隊醫,他的右腳一片淤青,腳踝部位明顯腫了起來。“上一場和泰達比賽時被對方踢了兩腳,訓練前感覺沒什么事,所以就沒在意,今天又被踢了,結果腫起來了,希望別出大問題。”
因為一走路就有疼痛感,趙明劍最后只能坐著電瓶車回到了公寓。還有不少球員回到宿舍后發現自己也開了花,像小將糜昊倫和羅森文,每個人的腳上都被鞋釘劃傷,留下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記者孟祥祎 印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