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報道 在3月2日對東亞的熱身賽中,庫卡排出了451的陣型,隨后他分別在這一陣型下嘗試了雙后腰和雙前腰的站位,在最后階段,他換上韓鵬嘗試了442陣型,不過442陣型的運用更像是一種緊急情況下的演練:在球隊不利時,增加一名前鋒———這也是常規(guī)套路。

庫卡在對陣武里南聯(lián)的陣型和陣容變化,多少給球隊的適應帶來了一些問題,畢竟他之前打得更多的是451陣型。但從對東亞的比賽看,庫卡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恢復了球隊更加適應的451,在這一陣型下,魯能[微博]在前場安排了兩名速度非常快的邊前衛(wèi),如此一來,進攻時,將會只有一名邊后衛(wèi)壓上助攻。
至于雙后腰或者雙前腰的變化,都是在451的整體框架之下完成的,球員適應問題不大。
這樣一來,魯能的后腰便可以在繁重的盯人任務中解放出來,實際上,在和東亞的比賽中,我們已經(jīng)很難清晰地看到金敬道[微博]和烏索在盯人,這也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更加熟悉的陣型讓球員在場上位置的判斷上更加合理,尤其是烏索的到來,他在面對庫卡的戰(zhàn)術時沒有了緊張感,發(fā)揮也更加自如;其二,東亞缺乏真正有威脅的球員,而且前場的逼搶并不兇狠,在丟球后更多地回收防守,魯能的后場球員可以從容壓上。相反,當初武里南聯(lián)在前場瘋狂逼搶,一度讓魯能前后場脫節(jié)。
實際上,即便在聯(lián)賽中采取對武里南聯(lián)的陣型和人員安排,亞冠的尷尬應該也不會出現(xiàn),除非面對恒大[微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的球隊一般很難給魯能太大的壓迫,不是他們不想壓迫,是他們的傳接能力、個人能力達不到這種要求,一味強調壓迫反而會讓后防線變得更加不穩(wěn)。
但庫卡的著眼點顯然不應該只局限于聯(lián)賽,在亞冠球隊中,日韓球隊尤其是韓國球隊壓迫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魯能面臨的挑戰(zhàn)會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451的站位、兩個速度快的邊前衛(wèi)使用,無疑會讓魯能隊員在比賽的時候更加從容,在出球線路上也會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