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女子背患病丈夫北京行乞 上演別樣愛情故事
齊魯網3月4日訊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2013年11月份,北京的一位熱心網友發布了一條公益微博,講述的是一位自稱來自山東聊城的中年婦女,帶著自己身患重病的丈夫在北京乞討的故事。有人被這種堅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也有人對事件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春節過后,記者輾轉找到了事件中的兩位主人公。
聊城夫妻北京乞討
引發網友熱議
2013年11月下旬,一篇名為《一場愿為你行乞的愛情》的公益微博被廣為流傳。微博上的照片顯示,一位中年婦女帶著自己患病的丈夫在北京的路邊乞討。這對夫妻自稱來自山東聊城,因為丈夫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最終無奈走上了乞討的道路。
微博被廣泛轉發后,有網友被這種不離不棄的愛情所感動,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這對夫婦真的是因為生活所迫而走上乞討的道路嗎?春節過后,記者經過多方打聽,在聊城市在聊城市高新區許營鎮周柳莊找到了回老家過年的這對乞討夫婦。記者見到他們的時候,妻子正在給丈夫喂水。
“他這個嘴,去年的時候得了腮腺炎以后,這邊爛了,爛了以后成了疤,(繃)住了,(繃)住了以后張不開,張不開每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是把那個饅頭掰成一小塊,然后一點一點的往里面塞。”
通過進一步交談記者得知,眼前這位中年女人名叫饒之群,今年四十六歲,臥病在床的是她的丈夫周廣利。饒女士介紹說,十多年以前,丈夫就不幸被查出糖尿病。隨著病情的日益嚴重,如今已經雙目失明,大小便失禁,腿部也由于潰爛已經不能獨立行走。為了照料患病的丈夫,饒之群與他一起走過了風雨兼程的十八年。
妻子照顧患病丈夫十八載
患難夫妻不離不棄
“在這十八年當中,她一直和這個家庭和我相依為命,不離不棄,擔當著這個家庭的重擔,照顧著我的吃喝拉撒,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靠她照顧著。”躺在床上的周廣利這樣說。
喂過水沒多久,饒之群就開始張羅著給丈夫打針。“胰島素。一天三打,都是我給他打。”
周廣利一天的醫藥費就要接近五十塊錢左右,十八年的病史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在這個家里除了電燈泡,還有一臺已經報廢的老式錄音機,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其它的家用電器。對于在北京乞討的經歷,饒之群告訴記者,她沒去過幾個地方,在沒跟周廣利結婚之前,她一直在北京打工,除了自己的老家她最熟悉的就是北京。為了維持生計,延續丈夫的生命,她再三考慮之后無奈走上了北京街頭,放下尊嚴開始乞討。
打完針吃完藥,饒之群又趕緊準備給丈夫喂飯。今天的午飯就是白開水泡饅頭。“他的嘴張不開,每次都得給他泡軟一點,這樣在胃里也容易吸收。”
周廣利告訴記者,這十多年要不是靠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他也許早就離開了人世。而為了照顧這個家庭,妻子十多年從來沒買過一件新衣服,所有的衣服都是別人送的。作為丈夫,他感覺對妻子實在是虧欠的太多太多。
伺候完丈夫吃完飯,饒之群又開始忙著給丈夫全身按摩,涂抹消炎藥水。“每天都得給他按摩按摩,讓這個血液循環。他這個腳都是黑的,他這個血液不循環,大夫說就跟自來水一樣,他這個不循環,不流通了所以就變成黑的了。大夫說要是感染了以后會爛,會化膿,會影響心臟。”
由于沒錢做手術,糖尿病的并發癥日益嚴重。如今,他的兩個腳趾如今已經沒有任何知覺了,腳的個別部位也不斷的開始出現化膿、潰爛的情況,如果病情再惡化下去就只能面臨截肢,為此她只能不斷的給他涂些消毒藥水來維持現狀,防止進一步惡化。
“他這個每天都要給他消消毒,清干凈,他這個要是不消毒的話,他這個傷口再發炎,怕感染了,感染了大夫說非常危險。每天都給他清理清理,每天得三次吧,都得這樣做。”
有機會改嫁卻最終選擇留下
獨力扛起生活重擔
家住聊城市高新區許營鎮周柳莊的饒女士照顧重病在床的丈夫十八年。由于丈夫雙目失明,大小便失禁,雙腿也已經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生活的一切重擔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周廣利告訴記者,原本妻子可以離開他,改嫁他人的,可是最后還是選擇了留下。
“在這十八年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次的勸我媳婦離開我,甚至她在北京打工的時候結識的朋友,在北京都給她找好了對象,可是我媳婦為了這個家庭,為了照顧我她都婉言謝絕了。”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饒之群的老家在貴州,由于要照顧病重的丈夫,她已經十五年沒有回過貴州老家了。而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她甚至沒有告訴他們自己在這個家的詳細情況。
“很細節的地方不想讓他們知道,知道我爸媽會更痛苦,本來我離他們這么遠了,就盡不了什么孝道,給他們辦不了什么事了,他們見不到我,要是再讓他們知道我這些細節,不好,真的不好。”
趁著丈夫午休的一點空閑時間,饒之群又趕緊把丈夫昨天弄臟的衣服和床單洗干凈。“別人洗衣服是抽空,我洗衣服是偷空,他這個生活不規律,說吃就吃,說拉就拉,我每次洗衣服的時候都要找一點空閑,我就趕緊洗一件,我一直都給他注意了,讓他吃的熱一點,吃的好一點,可是的話也避免不了,說拉就拉,說尿就尿,不管陰天下雨的時候,我就得洗,有的時候你上午洗了,他下午就拉上了,只有來回換,來回倒,要是再不勤一點就換不過來,那就得弄的很臟。”
雖然外面飄起了雪花,可是她為了不影響丈夫休息,頂著寒風依舊堅持在院子里面洗,她告訴記者,這樣的生活她已經習慣了。
“我不能在屋里洗,在屋里洗她剛吃完飯,睡覺,剛睡著了,我要是洗會把他吵醒的,再說在屋里洗,洗了衣服在地上全是水,這水一潮濕了,身上本來就感染了,再潮濕了,空氣不好對他身體有影響,所以每次洗衣服我盡量都在外面洗。”
就在洗衣服的時候,屋里的丈夫又傳來了新的情況。聽聞丈夫要解手,饒之群放下手中的衣服,趕緊跑了進去。背起周廣利,一路小跑背到了廁所。記者很難想象她柔弱的身軀,竟然能背著一百多斤的成年男子跑的如此迅速。伺候完丈夫上廁所,她又利落的把丈夫背回了床上。
堅強妻子笑對困苦生活:
我快樂家里才有快樂
雖然日子過的很苦很累,但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饒之群給人的感覺很開朗。而她之后一番話語讓記者明白了這其中的心酸與無奈。
“曾經我看過一本書,就是說當我笑的時候,他們才笑的出來,當我快樂的時候,他們這些親戚才有快樂,因為他們現在身體都不好嘛,家庭的這些情緒,這些都是由我來帶嘛,我要高興了大家才會高興,我要不高興了,他們比我還痛苦,我只有強忍,自己撐著一點吧。 ”
不久,饒之群又帶著丈夫返回了北京。饒之群說,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雖然受了很多委屈,很多白眼,但更讓他們感動的是陌生的好心人給予的無私幫助。她無以回報,只能對這些不知道姓名的好心人說一聲最簡單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