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時報4問魯能
(記者董宏磊 孟祥t) 昨天,恒大4:2力克魯能,提前衛冕本賽季中超冠軍。賽后,魯能主教練安蒂奇(左)走上前與恒大主教練里皮握手。 記者孫萇青 攝
昨天魯能與恒大的比賽被稱為中超的巔峰對決,魯能球員在場上的拼搏精神值得贊賞,但是上半時就1:3落后,最終2:4落敗,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證明廣州恒大[微博]明顯強于魯能。
這是魯能歷史上主場首次輸給恒大,也是球隊歷史上首次在主場眼睜睜地看著對手踩著自己登頂聯賽。廣州恒大在提前奪冠的同時,也成為中超首支實現三連冠的球隊。
在“恒大模式”出現之前,“魯能模式”曾是中超球隊學習的榜樣,但是現在對比兩家俱樂部卻有了以下的發現:同樣選外援,差距咋這么大?同樣打對攻,差距咋這么大?同樣踢亞冠,差距咋這么大?同樣搞足球,差距咋這么大?
對于比賽的結果,要坦然面對,對于存在的差距,應該認真正視,仔細對比,學習對手的長處,改進自己的不足,從而為球隊更好發展找尋良方,只有這樣才能向著實現“打造百年俱樂部”的目標快步前進。
外援差距
同樣選外援 差距咋這么大
“勒夫[微博]和埃爾克森[微博]或許沒有差距,但馬塞納和穆里奇[微博]的差距、安塔爾和孔卡[微博]的差距、金敬道[微博]和鄭智的差距、王彤[微博]和榮昊的差距……造就了山東魯能[微博]和廣州恒大的差距。”恒大踩著魯能的肩膀在濟南締造王朝后,知名足球評論人董路[微博]在微博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不得不承認,在內外援引進上魯能與恒大之間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大資金、大投入,大規模引進實力強的本土球員和亞洲頂級外援,這就是所謂的“恒大模式”。恒大以4:2的大比分擊敗魯能實現三連冠,不能斷定是恒大模式對魯能模式的勝利,不過對于依附于大型國企的魯能來說,靈活機動的“恒大模式”確實有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在內外援的引進和管理上。
“如果魯能和恒大互換外援,會有怎樣的表現?”當看到以孔卡、埃爾克森和穆里奇所組成的三叉戟在中超和亞冠中大殺四方后,不少魯能球迷產生過這樣的假設。對魯能來說,為何總是選不到優質外援,似乎是一道難解之題。
比數量 9人VS19人的反差
從2010年征戰中甲到2013賽季實現中超三連冠,恒大在四個賽季總共引進了克萊奧、雷納托、保隆、穆里奇、趙源、孔卡、巴里奧斯、金英權[微博]和埃爾克森這9名外援,而魯能這一時期用的外援數量達到了19名。
恒大的9名外援中沒有一個“水貨”,即便是雷納托、保隆、趙源這些名氣不大并被放棄的外援,他們在幫助恒大以中甲冠軍身份升至中超,隨后迅速站穩腳跟這段打江山的起步階段中也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后來恒大把視野擴大至亞冠,這些在能力上稍差一些的外援只能被調整出隊,但是恒大從他們身上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而魯能引入的19名外援中,絕大部分人扮演的是龍套角色,只有安塔爾、麥克格文、萊昂、西芒和勒夫得到過肯定,其中麥克格文和勒夫本賽季才加盟,西芒僅僅踢了半個賽季就被放棄。
借用網絡用語來評價的話,過去四個賽季,魯能的外援沒有“存在感”。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魯能球迷,你還記得凱塔?知道拉德諾維奇踢什么位置?本森又是誰?像這種在球隊中只待了很短時間、表現不如本土球員搶眼的外援有過太多失敗的例子,據統計,在這19名外援中,只有安塔爾、奧比納和馬塞納出場次數超過了一個賽季,麥克格文也勉強入圍,其他人大部分都是來魯能打打醬油。
比質量 “玻璃人”皮庫的尷尬
數量上的對比只是表明問題,質量上的優劣才是兩隊差距所在。恒大在引援上的確舍得投入,引進埃爾克森、孔卡等人都花費重金,不過他們的表現物有所值。穆里奇已經是亞冠單賽季進球最多的球員,恒大之所以能闖進亞冠決賽,離不開這頭巴西“獵豹”在關鍵時刻的閃光表現。在中超賽場上,埃爾克森27場比賽打進22個進球,進球效率傲視群雄,奪得中超金靴已成定局,打破李金羽[微博]單賽季26球的紀錄也有很大希望。孔卡是南美三叉戟中的核心和大腦,屢屢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
魯能引援數量可以領跑中超,拿得出手的強援卻屈指可數,被公認的水貨卻比比皆是。巴西中衛雷納托只出場3次、拉德諾維奇踢了10場比賽、迪亞基特踢了4場……還有一個與恒大形成鮮明對比的事情是,恒大引進的外援通常會升值,而魯能那些以高價招募的外援,最后卻往往灰溜溜地離開。
2011年,奧比納以250萬歐元的轉會費加盟魯能,創造了當時中國聯賽的轉會紀錄,這位在巴西聯賽中極富盛名的前鋒來到魯能后的表現不溫不火,總共打進12個進球,在此期間還有人質疑這不是奧比納本人,而是他的弟弟。上賽季二次轉會而來的皮庫,原本是才華橫溢的妖人,在魯能卻成為玻璃人,一個半賽季只踢了8場比賽,原本那些對他寄予厚望的球迷也逐漸失去了信心。
比管理 斯梅爾茨留下的嘲諷
外援的管理是一門大學問,合同訂立和轉會是俱樂部核心業務之一,也是俱樂部職業化程度的最好體現。回顧最近十多年中國足[微博]球俱樂部在外援外教引進問題上引發的合同糾紛,小則雙方互打口水仗,大到前往國際足聯訴訟仲裁,輸家絕大多數是中國足球,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足球職業化運作的嚴重缺失。在這方面,恒大給魯能做出了示范。
8月9日,巴里奧斯以超過700萬歐元的價格轉會俄超勁旅斯巴達俱樂部。這意味著中超最高身價外援“出走門”事件當事人巴里奧斯不僅未能出走成功,最終既要向恒大俱樂部再三道歉,還要一分不少地支付轉會費方能離隊。在處理這次巴里奧斯“出走門”事件上,恒大從容應對,有理有據,完全按照合同辦事,始終占據主動權,同樣是處理外援逃跑事件,魯能卻吃了啞巴虧。
2010年世界杯后,魯能與澳大利亞國腳斯梅爾茨簽約,并且支付了轉會費,黃金海岸也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斯梅爾茨將在體檢合格后加盟魯能的消息。此后并不想來中國踢球的斯梅爾茨偷偷“逃跑”,而魯能因為手續上的不規范對此又無可奈何,雖然上訴至國際足聯,但是最終不了了之。
延伸閱讀
恒大土炮攻陷魯能大球場
在這場比賽之前,恒大洋槍隊出盡風頭,由孔卡領軍的五大外援打進46球,占總進球數的67.6%,本土球員只進了22球。外援如此強勢曾讓外界引發擔憂:擁有眾多國腳的恒大土炮表現空間會不會受到擠壓?客戰魯能,恒大土炮用包攬四個進球的方式說明本土球員的威力決不能小瞧。“恒大模式”異軍突起前,“魯能模式”在中超聯賽中備受推崇,而“魯能模式”的一大精髓就是發達的青訓體系,由濰坊足校輸送和培養的球員在當下依然是魯能一隊的核心,這和恒大從其他球隊買入國腳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這兩種模式誰優誰劣,過去兩三年的時間里一直在爭論不休,不過并沒有決出勝負。
昨天這場比賽,從比賽結果上來看,恒大的土炮們顯然成為贏家,趙旭日[微博]、榮昊、郜林[微博]和鄭智打進4個進球,攻陷了魯能大球場,而魯能的兩個進球卻由安塔爾和馬塞納這兩個外援打進。
有意思的是,過去幾個賽季由于外援不給力,魯能的國內球員只能屢屢擔當重任,本賽季初期依然如此,土炮們的進球數遠遠高于外援。在勒夫到來之后,這種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觀,外援幫開始發威,不過到目前為止,在魯能所進的48球中,外援只貢獻了1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