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彩電企業正在華上演大撤退。1月30日,位于濟南的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稱為“PAVCSH”)正式停產,這意味著松下電器徹底停止中國工廠的電視機生產制造業務。而直到2月2日上午,約300名PAVCSH員工才得知公司關閉的消息,對于拿到手的《勞動合同解除協議》,諸多疑點和不滿仍沒有得到答復。
事發突然,補償金問題成焦點
2月2日上午,PAVCSH的員工們像以往一樣,8:30就趕到公司。“但還沒開始干活,廠方就召集大家開會,宣布了公司因經營不善,不能繼續運行,要求大家解散。”PAVCSH的一位劉姓員工告訴記者,“我們都蒙了,上周五時還正常上下班,只是說周一要開會,沒想到直接就停產了。”會后,公司從上海請來的20多名律師分別和員工單獨交談,員工們都拿到了《勞動合同解除協議》。公司方面稱,若有疑問直接和律師聯絡。
據了解,2日當天員工選出了11名代表,準備和廠方討論善后事宜,但遭到拒絕。松下方面稱,3日上午將再次舉行員工大會。
對于《勞動合同解除協議》,員工們有著諸多疑惑。“公司說我們屬于離職,這樣就沒有了失業保險。”一名員工說,補償金便是每個人的工齡乘以去年本人的平均工資。“但是從泰山電視機廠調過來的幾十個人都有安置費,我們卻沒有。”據了解,1996年,泰山電視機廠被松下電器兼并后,一部分員工直接調了過來。
對于這些員工來說,最為糾結的便是下崗再就業問題。在PAVCSH,50歲以上的員工便有六七十人,37歲以上的占了約九成,而從公司成立便在此工作的員工就有超過40人。根據員工們的說法,大家都簽訂了正式的勞動合同,但是從外單位調來的員工(除了泰山電視機廠調來的),工齡都只能從入廠時間算起,這直接影響了補償金的多少。截至記者發稿時,無一名員工在協議上簽字。
松下無回應,電視機將改為外包
實際上,此前便有媒體報道稱,松下集團計劃將其在日本本土外的部分家電工廠回遷至日本。在PAVCSH已經實際關閉后,松下方面才正式發布《關于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事業終結的通知》,稱Panasonic株式會社于2015年1月30日終止PAVCSH的生產事業,并將開始企業清算手續。
松下的舉動是否意味著此前已經走進中國民眾家中的松下電視會不會淪落為“孤兒產品”?松下方面稱,松下品牌電視將委托給中國本土彩電廠商或具備彩電生產能力的制造商代工生產。記者致電松下電器中國總部,工作人員對于公司的變動表示不了解。松下電器客服電話也一直處于忙碌中,記者多次撥打都提示話務繁忙。本報將密切關注此事動態。
相關鏈接
PAVCSH PAVCSH由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于1995年11月成立。這家位于濟南市高新區的企業占地近5萬平方米,1996年6月開始生產顯像管電視機,工廠年產液晶電視20萬臺左右。
延伸閱讀
松下突然撤離為哪般?
根據松下方面的《關于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事業終結的通知》,中國市場的液晶電視機在超薄型電視機中價格競爭愈發激烈,而難以繼續自行生產,因此終止了PAVCSH的事業。這標志著松下停止了中國的電視機生產制造。
其實,早在2013年1月初,松下位于上海的等離子電視工廠就已停產,隨后工廠關閉,員工解散。當時,松下將上海工廠的組裝設備集中到位于濟南的超薄型電視機生產企業PAVCSH,但仍未能挽回頹勢。(本報記者 焦小超 見習記者 王鵬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