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時各方措施
從發現漏油的凌晨兩點半到爆炸發生前的8小時內,中石化和黃島開發區管委會的表述有諸多矛盾之處,而企業和政府間的應急預案也需要磨合提高。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關于青島開發區管委會向國務院調查組提交的事故說明顯示,最早在22日凌晨兩點半,一名道路養護人員發現秦皇島街和齋堂島街交匯處路面上有原油,隨即向當地110指揮中心報警。
一位中石化黃島油庫負責生產安全的員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黃島油庫只負責對油庫內部進行管理,輸油管道由濰坊管道公司負責管理,但是一旦出現原油泄漏,雙方都能監測到。
凌晨2點40分,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濰坊輸油處監測漏油設備顯示東黃復線黃島出站壓力迅速下降。在無跳泵的情況下,這就是漏油信號。
據管委會說明,5分鐘后,110指揮中心接到中石化(報告并未載明是中石化哪一公司)值班人員的電話。值班人員在電話中稱,中石化監測到輸油管道壓力減弱,推測原因可能是盜竊原油。隨后指揮中心將漏油情況匯報至區應急辦,應急辦通知相關部門趕赴現場處置。
3點15分,黃島油庫關閉輸油閥門。如若按管委會通報,此時距離發現原油泄漏已經過去45分鐘,而非中石化新聞發言人所說原油已泄漏了12分鐘。上述黃島油庫員工說,黃島油庫隨后啟動應急預案,一線巡線員到現場鎖定漏油管位置,應急人員清理油污路面。
上述負責生產安全的員工說,預案啟動后,因黃島油庫和濰坊輸油處是平級單位,黃島油庫應知會濰坊輸油處協調處理。后來幸存者濰坊輸油處副處長對媒體表示,其在山東濰坊家中接到運銷調度科的電話,電話稱青島黃島區有原油泄漏,相關科室已經趕往現場,隨后其也趕赴青島漏油現場,支援搶險。
報告稱,上午7時許,黃島安監等部門及黃島油庫、濰坊輸油處領導均到了現場。前者詢問后者得知,泄漏的是原油,管道為黃維輸油管道。但這一說法為中石化所否認,中石化官方微博稱:漏油點并非新建成的黃濰輸油管道,而是東黃復線。
“原油經秦皇島路和齋堂島街交匯處溢出了路面,沿齋堂島街向南流了150米左右,一直延伸至益和電器西門南側,形成了約1000米的原油分布帶,從北向南由寬變窄。泄漏的原油已經進入路邊的雨水斗!惫芪瘯膱蟾嫒缡敲枋霎敃r的路面情景。
隨后,市政部門沿下水管道查看漏油情況,環保局開始海上清污,濰坊輸油處尋找漏油點并于當日上午九點用沙土將齋堂島街油污路面完全覆蓋,并對漏油處進行圍擋封閉和交通管制。
說明稱,7:40 黃島區應急辦副主任將事故發生經過及處置情況通過電話向市政府總值班室匯報。至此時,青島及黃島市縣兩級政府都知悉了漏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