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西某高中“一部手機引發血案”使公眾將目光關注到“中學生手機使用”這一話題上。不少家長反映,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導致視力下降、學習成績下降等問題,但在普遍使用手機的大環境下,不給孩子配手機又不現實,為此很苦惱。針對中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濟南市幾家中小學,發現中學生配手機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專家建議,學生配手機,宜疏不宜堵,需合理引導,正確教育。
本報記者 楊凡 馬云云 見習記者 魏新麗 實習生 馮靖敏 劉俠
調查:手機幾成中學生必備品
24日下午,記者在濟南實驗中學門口發現,高中生持有手機的比例很高。放學后,有的學生低頭看手機,有的在打電話,有的則戴著耳機聽歌。記者隨機采訪的五個學生中,都表示手機在同學之間已經成了“必備品”。“沒有不帶手機的吧?”高一五班的小林說。他說雖然學校里不讓用手機,但是全班同學基本都有手機。
就中學生使用手機問題,記者調查了山師附中、濟南中學、山大附中、洪樓高中等中學,調查顯示,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現象比較普遍,多名受調查學生表示,班里同學幾乎是“人手一機”。
初中生更多的是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以聯系家長、同學。高中學生對手機的使用則更加多元,除了發短信打電話,還用來查單詞、拍照等等。“平時手機不離身的,如果回家后沒有手機會感覺怪怪的”。“可以說,90%左右的學生都有手機,只有個別學生不帶手機,少數自控能力強的,能夠完全按照學校要求合理使用手機。”一高中學校負責人說。
小空是濟南八中初二六班的一名學生,他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配了手機。他說班上的同學都有手機,而且幾乎全是智能機。手機價位大多為一兩千元,學生間攀比現象并不嚴重。小空說平時使用手機的時候不多,只有晚上寫完作業后用一段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但是也有同學沉迷手機上網,有的一天能用好幾個小時。
小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低年級的小學生配手機的很少見。在緯二路小學門口,不少接孩子的家長都表示,因為孩子年級很低,沒有必要配手機。歷下實驗小學的李穎老師稱,現在小學里是不讓配手機的,但是從四五年級開始,漸漸就有學生開始持有手機了,到了高年級,持手機的比例開始上升,不過具體有多少人配,并沒有統計過。
原因:學生配手機,方便家長聯系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家長給孩子配手機,主要從安全角度出發。家長李女士在孩子五年級的時候為他配置了手機,“不給配不行啊,怕他自己回家出事。有了手機后聯系起來方便,而且孩子的動向也能及時了解。”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很多家長不再接送,孩子們自己乘車回家,手機成為家長聯系孩子的主要工具。
而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手機則成為一種必備的社交工具。采訪中,大多數孩子都稱QQ等社交工具使用頻率非常高。QQ聊天、QQ空間、QQ說說等,是孩子們課下交流的重要手段,用以維持人際交往圈子。而因為現在很多家庭座機取消,放學后跟同學聯系,都要用手機打電話和發短信。甚至有時候老師要找學生,也通過手機聯系。
另外,手機豐富的功能,也為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方便。用手機來查字典、查資料,方便快捷。而手機上豐富的游戲也為孩子們提供了娛樂手段。不過采訪中家長們都表示會嚴格控制孩子用手機玩游戲的時間。
“以往是父母工作較忙或與孩子疏于聯系的,會給孩子配一部手機,現在中學生配手機基本上成了普遍現象。”濟南中學高一年級張海龍老師當了6年班主任,在他印象里,每個班級50多個學生,總有五六個學生的手機是蘋果、三星等最新款最高配置,“誰又買了個什么新手機”也會成為學生們日常交流的一個話題。
管理:學生用手機,學校大都有限制
雖然手機在中學生中普及率很高,記者調查中也了解到,學校對手機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有的學校明文禁止將手機帶進校園,幾乎所有受訪學校均不允許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一經發現將采取“勸說”或“代管”措施。
濟南歷城二中一位老師告訴記者,該校是住宿高中,怕學生攜帶手機分散精力、影響學習,禁止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同時學校安裝了很多固定電話和插卡電話,方便家長與學生聯系,學生一直能比較好地遵守這項規定。
濟南一中的王莉萍老師介紹,學校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如被發現,會將手機沒收,并通知家長。
“大部分學生在校還是能服從學校管理的。”濟南中學教育處主任張駿介紹,兩年前該校曾有過“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規定,但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孩子買手機以方便聯系,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還是以教育引導為主,在校園內尤其是課堂上若發現學生使用會提醒教育,屢教不改則會代為保管。
目前山師附中雖然沒有規定不允許攜帶手機,但對手機使用時間和場合有嚴格規定,山師附中高二男生小孫說,手機帶到學校主要是為了方便放學后跟父母聯系,上課的時候都會把手機關機,至少也會把手機調靜音。
無奈:玩手機被沒收,情急之下踹老師
“手機使用管理是個很讓老師頭疼的問題,而且隨著手機智能化提高,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山師附中一位德育工作負責人表示。他坦言,學生使用手機不當,的確會帶來一定問題。
一些學生對手機容易產生依賴心理,對老師的管理不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學老師就表示,該校一名學生自習課期間玩手機被發現,老師要將手機沒收,學生反抗,情急之下還踹了老師一腳。
濟南中學高一年級班主任張海龍認為,高中生用手機,除了基本的通訊之外,再就是娛樂和攀比。
山師附中這位德育工作負責人說,手機功能越來越多,現在逐漸成了一部小電腦,很多考生使用手機上網、玩游戲、聊天,有的學生甚至上癮、沉溺其中,離開手機后就無所適從。“有的在上課時間、自習課上,甚至在被窩里玩,耗費時間,影響視力”。一位教育工作者坦言,手機在學生手中,真正用來聯絡的時間大概只有10%。
手機現在產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攀比,“很多學生盲目追求高檔手機,家庭條件好的還好說,有的學生家庭條件不一定好,家長不給買,學生就哭鬧,給家庭造成負擔。”山師附中這位負責人說,很多新手機一上市,就有學生配上了,不少學生用的手機比老師的好得多。
學生使用手機,這其中家長也有一定責任,一位中學老師透露,有些學生違規使用手機被沒收后,很快家長就坐不住了,跑到學校來要手機,有的還會說些不好聽的話,有的甚至質問老師“是不是看上了孩子的手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