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52周,一周最少透析兩次,十年就要透析1000余次,每次,他都陪著她。巨額透析費用,落在雙雙下崗、一度只有幾百元收入的家庭身上,他從未覺得這是累贅。錢,不是問題;人,才是重中之重。為了給老伴“補鈣”,他會到處找人收集雞蛋皮,而后慢慢碾碎。唯恐難以下咽,他還專門買回膠囊填進雞蛋皮粉末。這就是槐蔭區振興社區崔廣忠大爺在妻子患上尿毒癥后的十年堅守,他從未覺得自己干得多么出色,他的話語平實、感人,“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別的什么都不重要。” 文/圖記者高倩
辛苦工作摧垮了身體生活重擔壓向崔大爺
乙傳麗今年58歲,患尿毒癥已經有11年之久了。說起治病經歷,乙傳麗十分感慨:“全指望老伴兒了”。她自己是名下崗工人,為了生活曾辛苦地干了三年工作,后來在一次嚴重肺炎后患上尿毒癥。當時,醫生建議換腎,因為崔大爺也是下崗工人,家里就指望幾百元補助生活,巨額費用實在承擔不起,因此選擇透析治療。
此后,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崔廣忠一人身上,此后去醫院透析,他每次都會陪著老伴。此外,崔廣忠還照顧起她的生活起居、料理家務。生活的艱難在他看來不是問題,主要的是每次透析后都要考慮下次錢怎么辦。
微薄的工資維持生活碾碎雞蛋皮給老伴補鈣
乙傳麗治療期間,2002年到2004年還沒有醫保,全部得自己掏錢。崔廣忠那時每月600元下崗工資,女兒也剛剛畢業,每月幾百元的工資也全拿來給母親治病。
但乙傳麗一年的治療費用就高達十幾萬,對于這樣一個家庭來說,只有靠親戚朋友幫忙和四處借款。兩年下來,崔家欠了很多外債。為了節省費用,乙傳麗就選擇一周兩次透析。治療期間不光要透析,還得吃藥,崔廣忠說:“透析會使鈣流失的很快,所以不能間斷補鈣,這就是一筆大開銷。為了節省開支,從病友那聽說雞蛋皮能補鈣,所以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那段時間,崔廣忠每天要到處找人家收集雞蛋皮,然后放在鍋里炒熟,再碾成粉末。考慮到老伴不一定咽的下去,崔廣忠從附近衛生所買來膠囊,把粉末裝在里面讓妻子服下。“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達到補鈣的效果,這么多年,都是他一人忙上忙下。為了讓女兒不請假,所有的活都是他自己一人干。有時還打聽治療的偏方。雖然也走了一些彎路,但也是為了我的病。”乙傳麗說道。
房子要拆遷,搬了四次家數萬級臺階,背上背下
現在,乙傳麗住的是剛剛拆遷建好的新樓房。記者來到她家時,看到崔廣忠在廚房做飯,據其介紹,他們是2011年剛搬進新房的。之前住的是老樓,并且還是最高層。在前幾年,每次下樓都是崔廣忠背著妻子上上下下。“我們七層,當時我生活不能自理,走不了路,沒辦法上下樓,這可苦了他了。”乙阿姨告訴記者。
崔廣忠介紹,2008年前后,社區要拆遷,所以得租房子住。前前后后建了三四年,而期間他們就搬了四次家。崔廣忠回憶說:“我們住過7層、4層、6層,還有女兒家,并且都沒電梯。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得背著她上樓。”這一背就又是四年。記者粗略估計了一下,只是每周的透析,崔大爺背著老伴就得走了數萬級臺階。
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記者在崔廣忠家看到,乙傳麗如今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跟大家聊天的時候也很有精神。崔廣忠介紹說,如今兩個人的退休金都漲了,生活慢慢有所好轉。現在一個月還有近兩千元的治療費,不過比以前剛開始的時候輕松點了。
乙傳麗告訴記者,她要感激的不止是老伴,還有社區的工作人員和一些結對幫扶單位。她指著自己現在的房子,“社區領導分房的時候優先考慮到我們,平時經常來看望,還幫著辦了低保。在困難的時候,社區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結對幫扶單位經常拿著禮品來探望,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臨近中午,崔廣忠做好了午飯,他一邊忙活一邊對記者說:“我曾經差點賣房子,但也挺過來了。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別的什么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