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18日訊(記者 秦雪麗) 中高考結束,不少考生選擇出境旅游好好放松一下,護照辦理也迎來了一個高峰。18日,記者從煙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了解到,近日,護照、港澳臺通行證的辦理可謂“井噴”,每天的辦理數量都在350個以上,最多時將近400個。
18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煙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院內的停車場滿滿當當,停滿了各種牌號的私家車,辦證大廳更是熱鬧,無論是咨詢臺、照相窗口,還是交費、叫號窗口,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等候區的座椅上也坐著很多市民!芭c平常日子不同,近期來辦證的人群也趨于年輕化。據不完全統計,學生能占到一半。”一位民警介紹,從高考前兩天,辦證人數就開始明顯增多,隨著中高考的結束,以及暑假的即將到來,前來辦證的人也越來越多,進入了一個高峰期。
這位民警稱,學生辦理護照大都是出國旅游、參加國外夏令營或者留學,而普通市民辦理港澳臺通行證的較多。另外,在辦證大潮中,除了考生是主力之外,不少剛帶完中高考生的老師也加入其中。
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家長陪著孩子來辦理護照。一位家長介紹,孩子前段時間剛結束中考,考前的緊張復習,讓孩子和自己都很累,為了放松一下,他們近期準備去一趟新加坡。“今天下雨,本想著人會少些,不料還是那么多人,今天估計辦不完了!
“昨天來過一次,由于排隊的人太多,沒辦理完,今天一大早就過來了,可前面的人也不少,希望中午能辦成!鄙衔11點,大學生小李看了看手表說,她準備暑假去韓國旅游,不料撞上了“辦證潮”。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辦證高峰期,辦理出境證件大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據一位民警介紹,平時,一天也就辦理150-200個護照、港澳臺通行證等證件,而目前,每天都在350個以上,多時甚至將近400個。而隨著暑假的來臨,辦證高峰將持續到7月中旬。在此,民警建議,市民如果不著急,可以等到7月中旬之后辦理,以錯過這個高峰,節省時間。
□現場 一坐一上午,沒時間喝口水
在辦證大廳,記者看到10個窗口全部開放,工作人員在緊張地忙碌著!凹幢闳绱,人員仍然非常緊張,不少工作人員都是超負荷工作。”一位民警介紹,辦證高峰期,窗口的工作人員從上班坐到凳子上起,一坐就是一上午,期間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為了應對辦證高峰,煙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也出臺了應急措施,每天早上都要提前到崗,在大廳門口疏導人流,維持秩序!坝袝r早上一上班,就發現已經有一二百人在門口排隊了,由于人多擁擠,大廳的玻璃門都曾被擠碎過!
另外,后臺也要支持前臺工作,窗口之外的其他崗位人員也要到大廳服務,“就連領導也親自到大廳調配,實行區域負責!币晃幻窬榻B,而一些崗位的工作人員經常加班到晚上6點多。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70歲以上的老人、孕婦、1歲以下的嬰兒、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辦證大廳還開設了綠色通道。如果團體辦理出境證件,網上申請后,應該提前預約,以確定集中辦理時間。
本報記者 秦雪麗
□延伸 今年將在芝罘區增設辦證大廳
據了解,目前,萊山區長安路附近的出入境服務大廳主要給萊山區、高新區和芝罘區市民辦理出國證件,但由于距離遠,不少芝罘區居民也感到諸多不便。比如在需要排隊的辦證高峰期,不少芝罘區居民中午只能在附近就餐、等候,既耽誤時間,又多花錢。
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解決現實問題,今年將在芝罘區南大街附近增設公民出入境辦證大廳,“這樣不僅可以為芝罘區居民提供方便,還可以分流一部分人群,減輕各個辦證大廳的壓力!币晃幻窬榻B。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市民辦理出國證件時,由于材料準備不全,排隊人太多等原因,需要往返多次出入境接待服務大廳,不但費時費力,也加重了受理工作人員的負擔。對此,民警建議市民在辦證之前,一定要了解好相關流程以及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
據了解,2009年底,煙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已經推出公民出境證件網上申請,相對于傳統辦證,能節省一半時間。民警介紹,市民可登錄山東身公安廳出入境政務服務網(http:www.sdcrj.com),在網上回填信息并打印表格(不要下載表格),可節省不少時間。
本報記者 秦雪麗
□鏈接 辦理出境證件,記住這五步
辦證高峰期,為了能讓申請人快速辦理,節省時間,煙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一位工作人員給申請人提供了一套“辦證寶典”,共分為五步。
1、申請人到了辦證大廳,可先到咨詢臺領取表格。
2、然后交費到照相窗口拍照。照相環節最容易出問題,工作人員提醒,申請人一定要注意不要穿淺色衣服,不能戴美瞳,也不要化濃妝,建議最好穿帶領子的衣服。
3、填表。因為照片的修飾調整大約需要10分鐘時間,申請人可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填表,合理利用時間。另外,大廳還配備了7臺自助填表機,申請人只需將二代身份證放在自助填表機上,設備就會自動讀取個人姓名、身份證號、戶籍地等信息,無需手工填表,僅需1分鐘左右,申請表即可填寫完畢。
4、復印材料。當然,申請人如果提前把相關材料復印好,可直接跳過這一環節。
5、叫號。根據叫號到指定窗口受理。
本報記者 秦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