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姜寧 報道
本報熱線6610123消息 碰到洋騙子,差點被騙240美元的賬戶管理費,近期,中國銀行南大街支行成功堵截了一起電話詐騙案。6月2日,建設銀行招遠支行也成功防范了一起25萬元的詐騙案。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近期電話詐騙騙術多變,市民要多加注意。
5月28日,一名女性客戶持身份證及人民幣1600元,到中國銀行南大街支行柜臺要求辦理購匯240美元匯往美國。柜員審核客戶提供的信息時,通過耐心與匯款人溝通后得知,此筆匯款系匯款人代其父親匯往美國一理財賬戶,用途為賬戶管理費,是其父親在網購時對方贈送股票而收取的賬戶管理費用。
業務人員隨即上報營業主管,聯想到前期發生的詐騙案例,委婉提醒客戶認真核實匯款的真實性,謹防上當受騙。在與父親交流完畢后,這名女子接受了銀行的建議,沒有將這筆錢打給對方。
“國外的騙子和國內的騙子不同之處在于,國內騙子一般騙的金額比較大,而國外的騙子一般會給你一個很大的誘惑,再讓你匯為數不多的管理費,一般數額不大,人們的防范心理比較弱,方便了騙子得逞。”中國銀行煙臺分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6月2日,中國建設銀行招遠支行也成功堵截了一起電話詐騙案。2日早晨,一位婦女急匆匆來到建行營業廳,告訴柜員要給一個賬戶匯款25萬元。“銀行柜員一般遇到大額匯款時都會詢問是否和對方認識熟悉,但當我們的柜員詢問時,這位婦女卻閃爍其詞。”招遠支行工作人員孫主任告訴記者。
這位婦女在與銀行人員交流時說,對方自稱是一位法院工作人員,和她長期在外的老公是朋友,近期給她打電話說她的兒子出了事情,需要25萬元擺平,跟老公和兒子通過電話都聯系不上,她越發著急,就想給對方匯款。在銀行工作人員耐心勸說下,這名婦女最終離開了銀行,放棄了給對方匯款的想法。
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騙術很可能是騙子用一種特殊的技術使對方的手機暫時沒信號,或者短時間內密集打騷擾電話,迫使對方關機,而一面又不斷地恐嚇這名婦女,導致她越來越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