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豪氣沖天要考北大 數學成績就1分
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云迎來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云并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愿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
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后,馬云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跡,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心灰意冷的馬云和他一個表弟一起去賓館應聘服務生,結果因為長得有點兒歪瓜裂棗的意思,愣是讓老板給拒了。沒辦法,他通過找關系,才做了一份給出版社送書的活兒。也許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吧。
但是這時候路遙的《人生》的改變了馬云的想法,馬云開始了艱苦的復讀,并在19歲的那一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不過他的數學成績嘛……高考成績出來以后,馬云的數學成績實現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長——19分!
馬云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復習的日子。就這樣,到了馬云20歲那年,他毅然參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師對馬云說,就你這個數學成績,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兒倒過來寫。無論這老師是什么心態,馬云是被刺激的夠嗆,他想出了一個絕招。
在考數學之前,馬云背下了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開始以后就一個一個的往公式里套。用這種獨門絕技,馬云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還真就及格了——79分。
雖然馬云這回數學成績大幅提高,不過他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唉,也行啊,馬云心想,有個大學上就不錯了,管他是本科還是專科,也算圓了自己的一份堅持。就當馬云準備進杭州師范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當年杭州師范英語系由于剛升到本科,以至于報考的學生竟然不夠招生數。于是校領導做了一個令馬云感覺是天上掉餡餅的決定,那就是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專科生直升本科。
于是,英語成績很牛的馬云光榮的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了杭州師范。(搜狐證券)
郭廣昌:自己決定放棄中專,改讀高中
對大多數人來說,大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是被確定了的:小學—中學—考大學。可是對于郭廣昌來說,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在中學時代。
像大多數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師范,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農門”,就這樣,成績優異的郭廣昌報考了師范。
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難道這輩子就待在東陽做一名鄉村教師嗎?自己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走出了那么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個中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郭廣昌做出了第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幾斤米,來到了東陽中學。高中3年,靠著每星期回家背幾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過來。
1985年,18歲的郭廣昌又面臨一次選擇——高考。有意思的是,念理科的郭廣昌竟然報考了復旦大學的哲學系。正是這兩個關鍵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一生。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他后來的上大學的機會。而選擇哲學,則是因為那時最熱門的講座,都在哲學領域。
1992年,郭選擇和校團委4個伙伴下海創業。哲學帶給他做生意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創造性的破壞”,即要在別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發展。(上海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