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5月31日訊 今天我省正式啟動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從即日起至9月30日對保健食品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添加和非法宣傳(簡稱“四非”)等違法違規行為,主動出擊,重典治亂,凡發現“四非”行為的,一律按法律法規規定的上限予以處罰,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一律封存、下架、責令企業召回并監督銷毀。
目前,打著“名貴中藥”“高科技”等旗號保健食品虛假廣告充斥各媒體、商場、醫院和社區。“部分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受其影響相信甚至迷信保健食品的功效,造成極大危害!笔∈称匪幤繁O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處長張暉說。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省共有保健食品注冊品種625個,生產企業144家,東阿、泰安、東營、煙臺、威海是全國阿膠類、靈芝類、螺旋藻類、海參類等保健食品的主產地。此次專項行動中,使用阿膠、明膠、珍珠粉、螺旋藻、何首烏、海狗油等23種重要原輔料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將是檢查重點,同時將重點整治以會議、講座等形式違法銷售保健食品的行為。
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顯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藥品行為多體現在往減肥產品中添加西布曲明、酚酞,在輔助降血糖產品中添加二甲雙胍、格列苯脲等方面,因此,打擊行動將把重點放在減肥類、輔助降血糖類、緩解體力疲勞類、輔助降血壓類、輔助降血脂類、改善睡眠類等保健食品上。
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警惕五大非法宣傳陷阱:“藥到病除”不可信、“健康講座”為促銷、“免費活動”為洗腦、“權威證明”屬虛構、“專家義診”是騙局。消費者應謹記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