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青島百年棧橋30多米長橋體坍塌
[新聞背景]
棧橋的前世今生
在青島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寫什么也別寫棧橋。”120年來,本地有名無名、職業玩票的文人墨客已經頌盡寫絕了這座橋。棧橋之于青島,就像埃菲爾鐵塔之于巴黎。作為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標,它是這個城市最早的碼頭,既以“飛閣回瀾”位列“青島十景”之首,又默默見證了百年的榮辱歲月。
棧橋始建于 1892年,1893年竣工。當時全長200米、寬10米,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筑。
德國侵占青島后,于1901年對棧橋進行擴建,南延橋面至350米。
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島市政當局對棧橋進行擴修,將原橋的鋼木結構部分,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面鋪以水泥,橋身延長至440米,同時將橋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新筑具有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定名回瀾閣。
解放后,人民政府對棧橋十分珍視,多次撥款養護維修。
文人墨客筆下的棧橋
這座棧橋,位于青島市中部之南海邊沿,正當中山路的終點,筆直一條,伸入青島灣,似一支銀箭,射入碧芒的大海……棧橋兩邊立著兩行白石柱,每一柱頭,安設一盞水月燈,圓圓的,正像一輪乍自東方升起的淡黃色的月亮。
1935年,女作家蘇林
伸出海面的棧橋……海天的云彩永遠是清澄無比的,夕陽快下山,西邊浮幾道鮮麗耀眼的光,在別處你永遠看不見的……
愛國詩人聞一多
棧橋風雨流亡夜,雪碎冰崩浪打礁!逋客生涯隨去住,荊榛前路卜飄搖!
作家蕭軍
青島下水道也很有名
近年來,每逢暴雨,各地城市就會出現嚴重積水,但同時,“青島不怕水淹”也成為各地的一個共識。對此,專家表示,這個說法是對島城排水系統的肯定。
據半島都市報報道,島城文史專家魯海介紹說,在德國侵占青島時期,德國人打造了一套迄今仍屬先進的排水系統,其中除了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可以跑汽車的寬敞主排水干道外,更值得現在的排水管網設計者學習的是管道中的雨斗設計。這種雨斗到現在仍在發揮作用。
作者:徐妍斐(來源新聞晨報)